百官立即察觉到了气氛的诡异。
    因为平日里,固然会有大汉将军挎刀站岗。
    这大汉将军同是锦衣卫,且一个个穿着飞鱼服。
    可是緹骑这种锦衣卫,却还是能分辨出来的。
    后世的人们总是将飞鱼服和锦衣卫挂上等号,其实说对也对,说不对也不对。
    飞鱼服在大明,乃是皇帝钦赐的礼服,而且只赐给高官,照理来说,锦衣卫除了像指挥使或是同知、佥事这样的人,才有资格穿飞鱼服之外,其他人是没有资格穿戴的。
    可人们对锦衣卫穿飞鱼服的印象是从何而来呢?
    根本原因就是,同样隶属于锦衣卫的大汉将军!
    大汉将军就是皇宫内的岗哨,而宫中的卫士,尤其又都在皇帝身边,为了彰显威武,所以他们穿戴的,便是几乎与飞鱼服相似的服饰。
    可现在,这里固然有不少穿着鱼服的大汉将军,可更多的,却是满脸血腥气,一个个眸里深不可测,却穿戴着青衣,挎着绣春刀的人。
    他们一个个看似随意地站在殿中内外的角落,却好似形成了一个天罗地网,哪一处方向,都有人戒备。
    这完全出乎了所有人意料的情况,顿时引发了百官们的异动。
    有人窃窃私语,有人开始东张西望,也有人脸色发青,似乎察觉到了什么。
    那杨侃本是春风得意,现在却也稍稍有些慌了,甚至心中有些隐隐不安起来,于是眼眸子四处张望,似乎期待从中发现出一点什么来。
    就在这混乱之中,却有人淡定的样子,大呼道:“肃静,肃静,此乃宫中,不可失了臣仪!”
    说话的乃是黄立极。
    黄立极面上没有太多的表情,谈不上喜怒。
    这是他第一次看热闹不嫌事大。
    拉倒吧,老夫都要致士了,你们尽管折腾,老夫今日若是眨了眼,算老夫输。
    众人听了这话,方才稍稍的压抑住窃窃私语的冲动。
    接着不得不乖乖地鱼贯入殿。
    此时,殿中,天子的宝座上空无一人。
    可在这殿侧,魏忠贤却是双手端着拂尘,身子微微弓着,面上平静地站在那里。
    像一根木桩子一样,此时见人进来,才露出些许的微笑。
    百官陆续站定。
    目光却都聚在了魏忠贤的身上。
    黄立极乃是百官之首,此时,他跨步而出,朝魏忠贤行了一个礼,道:“魏公公,陛下今日升殿吗?”
    魏忠贤好整以暇地道:“陛下一会儿来。”
    黄立极则又道:“陛下可有口谕?”
    “有!”魏忠贤斩钉截铁地道。
    这一下子,百官们似乎心里开始打起鼓来了,不少人的脸色变了变。
    虽然大家已经猜测,魏忠贤就是来传达口谕的,可从魏忠贤口里证实,心里还是颇有几分紧张。
    于是百官纷纷躬身,一副洗耳恭听之态。
    魏忠贤便朗声道:“陛下言之:诸卿愿效杨涟,张卿却非熊廷弼!”
    此言一出……
    殿中骤然之间,却是安静了下来。
    那混杂在百官之中的杨侃,骤然之间脸色煞白,眼眸微微瞪大,身子险些站不住,随后便瘫跪在地,脑袋下意识地重重一磕。
    要知道,这口谕中的话,是有典故的,而且不需咀嚼,便可知其味。
    这里的所有人都知道,天启皇帝所说的这位杨涟,就是当初著名的谏臣杨涟。他因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最终引发了东林党和阉党之间最后的决战。
    而最终的结果,便是东林党彻底落败,杨涟也被阉党所诛。
    当然,天启皇帝现在所言的事,却不是杨涟与阉党之间的斗争,而是杨涟与熊廷弼之间的事。
    当初,熊廷弼受命前去镇守辽东,在那个时候,辽东的情况已经十分糜烂了,而建奴人四处攻城略地,辽东的明军接连大败。
    直到熊廷弼抵达辽东之后,整顿军务,整治防务,居然奇迹一般的,令建奴人的攻势顿减,总算是将早已恶化的辽东局势,扭转了过来。
    因而,熊廷弼立下了大功,只是……大明历来如此,凡立大功者,无一不要被人审视。
    故而当时的熊廷弼,并没有立即得到奖赏,反而被清流们狠狠的痛斥了一番,挑出了许多的毛病,更是列举他八条大罪,而且还认为他欺君罔上。
    杨涟这样的清流君子,自然也不能缺席,当时他已是清流之中极有威望的人了,也指责熊廷弼挫虏无能,说他靡费公帑,养寇自重。
    熊廷弼自是气得吐血,因为这些罪状是很要命的,任何一条,都足够让他抄家灭族,五马分尸了。
    于是熊廷弼立即拉开了架势,与杨涟为首的清流对骂,又表示自己病了,这官不做也罢,请求回乡养老。
    这一下子,便又立即被君子们抓住了痛脚,于是君子们又上书骂熊廷弼没病装病,这是欺君大罪。
    熊廷弼的性子比较刚,心想我要病退你们还骂我,于是又上书回骂。
    这一下子……却又落入了圈套之中。
    那杨涟则一下子指出了熊廷弼的要害,说熊廷弼身为辽东的主帅,每日不想着抵抗建奴人,却隔三差五上书与大臣对骂,可见他的心思根本就没放在辽东的军务上,这个人居然还揣着尚方宝剑,应该收回他的尚方宝剑。
    把话说到这份上,其实一开始熊廷弼上书请辞致士,还只是撒娇,意思是你们再骂我,我就不干了,其实也只是不希望再被骂,难得真不想干了吗?
    可要交出尚方宝剑,那么熊廷弼自然就没办法再有脸管理辽东的军务了,于是乎……当真奉还御剑,‘病退’而去。
    这一战,乃是杨涟的成名作之一,直接弄倒了一个右佥都御史和兵部右侍郎。
    当然,等到熊廷弼在后来他去职之后,辽东的情况又开始恶化,朝廷不得已之下,又启用了他,以至在最后,酿生了更大的悲剧。
    天启皇帝的这番话,便是将张静一比作了熊廷弼,而谁是杨涟呢?
    杨涟这个时候,在民间的声望其实是很好的,很多大臣和读书人,都认为杨涟乃是君子,是士大夫的典范。
    可是杨涟却是当今陛下和魏忠贤所杀的,在陛下的眼里,杨涟就是十恶不赦之人。
    因而……天启皇帝这简单的口谕,其实就是说,谁骂了张静一,谁就是杨涟。
    而杨涟,乃朕一生之敌!
    一锤定音!
    此时……群臣侧目,杨侃更是不知所措,心慌意乱。
    现在该如何应对?
    魏忠贤依旧面上带笑,随即又道:“除此之外……还有一份口谕。”
    殿中依旧安静,所有人都在屏息等候。
    只见魏忠贤慢慢地张口道:“张卿功勋卓著,重光大明,此功不在太祖高皇帝之下……”
    “……”
    不少人下巴都快要掉下来了。
    一个人的功劳,你可以说他的功劳不在徐达,不在戚继光之下,这都说得过去。
    可是……
    啥叫不在太祖高皇帝之下?
    太祖高皇帝始建大明,乃开国之君,你天启皇帝今日能做皇帝,就因为你是他的子孙,现在你拿张静一的功绩和你祖宗比较?
    太祖高皇帝只怕棺材板要压不住了。
    此时,只见魏忠贤又道:“此功非比寻常,朕翻阅史籍,前所未有,大明国祚二百五十年矣,得国今日,俱凭恩赏分明,有功者岂有不赏?今册封张静一辽王,世袭罔替,颁赐金书铁券,与国共荣。”
    若是一开始,就直接先下此等口谕,势必会引起许多的非议。
    可先前一个熊廷弼和杨涟的事,却已让百官惶恐,现在突又册封亲王,这是杨侃等人怎么也始料不及的。
    只是这两道口谕,倒是让为数不少的大臣心里一块石头落地了。
    毕竟,言官清流,在百官之中,也只是一部分,还是有为数不少的平日里不吱声,却也有自己的是非观的,只是平日里不显山露水罢了。
    杨侃此时心全乱了。
    他此刻比谁都清楚,自己揣摩帝心,简直就是揣摩到了天启皇帝的屁股上去了。
    就在愣神的功夫。
    魏忠贤逡巡百官,而后一字一句地道:“噢……还有……”
    这个还有二字,又不禁让人戒备。
    魏忠贤却是一瞥在旁的宦官。
    这宦官面上没有表情,形同死人一般,一张蜡黄的脸,看着格外的瘆人。
    此人弓着身,徐徐站了出来,朗声道:“听到自个儿名字的,都出班吧。”
    说罢,他继续冰冷地道:“杨侃!”
    第一个名字,就是杨侃。
    杨侃听到自己的名字,浑身一颤,接着眼前一黑,险些要昏死过去。
    他跪拜在地,身子想要站起来,却无论如何,没有气力了。
    于是……在叫过杨侃的名字之后,虽有不少人朝杨侃悄悄看来,可杨侃却是全无动静。
    见杨侃毫无动静,站班的大汉将军却已上前,径直将杨侃先是按住,而后拖拽出班。
    杨侃一时慌了,口里惊呼道:“我何罪?”
    那宦官却是没理他,目不斜视地继续唱喏道:“朱建业、刘大新……”

章节目录

锦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文学只为原作者上山打老虎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上山打老虎额并收藏锦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