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听到大捷,知道东江军又创造了单次战斗的斩首纪录,可最后却一具没有,估计朝廷和袁崇焕都要大吃一惊,脸面无光了。
    “估计方正化回到旅顺,报捷奏疏也发出了,末将就准备把风声放出去。”郭大靖坏笑着说道:“让他着急忙慌地再跑回来。”
    毛文龙看着郭大靖那坏样儿, 翻了下眼睛,说道:“这么折腾,你不担心方正化向朝廷说你的坏话。”
    郭大靖嘿然一笑,说道:“只是和建虏进行商谈,袁崇焕干得比咱们还出格呢!不借此机会给朝廷施压,怎么能多得钱财物资?”
    毛文龙一哂,说道:“本帅去大连避一避, 留你和方公公打擂台吧!”
    “大帅放心便是。”郭大靖差点拍胸脯,说道:“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太监,末将还斗不过他?”
    毛文龙呵呵一笑,有些感慨地说道:“本帅倒是很希望建虏能拿银子买人头,但皇太极多半不肯。”
    如果皇太极开始有收买人心的想法,但冷静考虑之后,就会猛醒,这是用自己的钱财帮助东江镇发展壮大。
    东江镇的实力已经展现出来,皇太极再蠢,也不会干这种资敌损己的事情。
    当然,派人谈判是肯定的,却是心怀鬼胎,有别的阴谋。
    郭大靖想给朝廷施加压力,打脸袁督师,皇太极肯定也会借此离间东江镇与朝廷,或者说是和皇帝的关系。
    尔虞我诈,都不是计较那点银子,就是你想搞我, 我还想搞你呢!
    既然皇太极不想让东江镇得到钱财,继续发展壮大,那就准备承受谣言的打击吧!
    “谍报司那边,本帅去交代。”毛文龙主动给郭大靖分担了些工作,“等方正化滚蛋了,本帅再去金州卫城坐镇。”
    郭大靖还不忘提醒道:“对朝廷那边,最好也放些风声。不光让皇帝和朝堂大佬听到,老百姓也要知道咱们东江镇的英勇,以及多方压制的困难处境。”
    毛文龙点了点头,聊胜于无吧,老百姓知道了又有什么用?民意嘛,不抵皇帝的一句话。
    是呀,成千上万,哪怕是全京城的老百姓都为东江镇抱不平,也没啥用。
    但几十万、上百万呢,自以为君临天下、臣民亿兆的崇祯是咋死的,不是被老百姓给造反逼死的?
    郭大靖的思维与当时的人们,有着很大的不同。老百姓是他看重的,尽管现在看不出来他们的力量,但爆发起来, 就是谁也阻挡不了的洪流。
    …………………
    建虏彻底退了下去, 东江军也并没有马上大举挺进,只是派了两营人马赶到小黑山、石河驿,构筑工事。
    大规模的防御体系的兴建,还要等到春暖化冻。
    但其他部队也没闲着,开进北金州,开始修建营房,并在规划好的村屯修盖房屋,为移民而来的百姓做好准备。
    战争来时,阴云密布,成为压在人们心头的阴霾。战争去得也快,建虏不仅大败而回,东江军又收复了大片的土地,振奋了民心士气。
    在南金州,军退民进已经是基本确定的消息。
    原来军屯的田地,大部分都要分给老百姓耕种。而在北金州,部队则会开垦耕种更多的田地。
    只不过,军屯的田地主要是面向军属,平常的百姓想要多种多收,就得迁到北金州安家。
    东江镇都是军户,虽然政策的推出,使他们越来越象良户,但身份却没变。
    这就有一个好处,官府的调派不必征求他们的意愿,可以按照田地和人口数量来合理分拔。
    当然,建虏的再次大败,给了老百姓很大的信心。他们愿意相信,东江军能够守住地盘,保护他们的安全。
    如同去年开春时的大忙碌,大路上时不时就能看到推着板车向北而行的百姓,以及官府的拉运物资的马车大队。
    百姓们拖家带口,带着不多的家当,在春寒料峭中奔向新的家园。驿站是开放的,他们可以拿着发放的军票购买粮食,自己做饭吃,并在驿站暂时休息。
    至于他们的存粮,如果不好运输,便由官府登记入册,到了新村屯,官府会再发放下去。
    金州卫城热闹起来,陈继盛派来的政务官员在城内安置了家眷,便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接纳新移民,安排村屯,分配安家物资等等,有过去年的工作经验,这些政务官员已经能很熟练地完成诸多工作。
    各个村屯都暂时驻守着少量军队,有他们的帮助,百姓也能很快得到安置。
    这些军队除了帮助百姓安家,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春耕。
    虽然买回了很多耕牛,但还是不够使用。军队中有马匹,有人力,是必须要出大力的。
    春种一粒子,秋收万颗粮。春耕、秋收是最忙碌的农时,谁都不敢耽误。皇帝还知道劝农呢,只是这效果不好恭维。
    有了去年的经验,调整完善的政策,以及大半年培养出来的政务官员,郭大靖已经不插手政务,而专心于军事。
    这世界,离了谁都照常运行。郭大靖也没把自己当成不可替代的,别人怎么看,就不关他的事了。
    小黑山、石河驿的防御设施初建规模,他便率一千骑兵、一营步兵,携带着大量粮草物资,前出复州,赶至栾古关。
    栾古关,又称栾古驿,在复州卫城南六十五里,以近栾古山而名。
    作为沿海墩台堡架的防御和警讯体系,栾古关监控区有三座烽火台,即古城铺台、沙河铺台、栾古山台。
    与卑沙山城与南关的防御设想相近,栾古关和小黑山、石河驿也形成了两道防线,一为前哨,一为主阵地。
    之前便对栾古关周边进行过勘察,建立新的防御体系的设想也都形成了计划,现在只是按照就搬地实施罢了。
    “栾古关和栾古山,各驻一标人马,形成犄角呼应之势。”郭大靖率领几个军官进入栾古关,登上城墙指点着进行布置,“另一标驻于其后的路台,以为后援。”
    此营人马由张攀率领,小黑山、石河驿防线则由刘兴治率兵驻守,这是郭大靖的本部人马,也是装备最好,最得他信赖的部队。
    左协的兵力也是最多的,共有一万五千人,每营四千五百兵,另有五百炮兵。
    承担栾古关和小黑山两道防线的任务后,左协的每营又补充了六百兵,全部火枪化,并配备了百余门火炮。
    为了以策万全,郭大靖还从骑兵营调了一千飞骑,在栾古关担任警戒和搜索任务。
    这样的军事布署和调动,都是毛文龙同意,并大力支持的。比如新补充的六百兵,就不是新兵,而是从其他三协抽调的老兵。
    好钢用在刀刃上,郭大靖的左协顶在前面,金州的安全才更有保障,毛文龙睡觉也踏实。
    “张兄,这里是你坐镇指挥,我说的是原来的计划。”郭大靖转头看着张攀,微笑着说道:“具体的调整,还是由你作主。”
    张攀笑了笑,说道:“待末将勘察过地形地势再说,在此之前,便按制定的计划布署。”
    郭大靖点了点头,说道:“栾古关西面的沿海地带,将来也要驻兵,形成呼应之势,并视情况继续向北推进。过了沙河,可就是复州卫城了。”
    栾古关西面的沿海,有中岛、西中岛和长生岛,驻兵之后,建虏若来攻,不得不考虑侧翼的威胁。
    而向北过了沙河便是复州卫城,在春夏秋之季,又是栾古关的一道天然屏障,建虏不敢轻易逾越。
    张攀对于周边的布置有了更深的了解,至少知道建虏在河流未封冻之前,不太可能发动进攻。
    仔细看着栾古关的城池,以及城外的地形地势,张攀也有信心抵挡住上万,甚于更多建虏的进攻。
    构筑工事进行防御,对于左协官兵来说,已经是驾轻就熟的工作。全火枪的装备,也使他们对防守更有信心。
    伤亡超过五六千,这差不多就是建虏所能承受的底线。
    如果是战略决战,自然另当别论。只是一座小小的城堡,建虏肯定不舍得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
    栾古关比旅顺堡还要小一些,两千左右的人马驻守就可以。凭借工事和火枪火炮,抵挡两三倍的建虏,相当地有把握。
    张攀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感悟,既然是以防御为主,他便向郭大靖提出了要求。
    “郭将军,末将希望能够更换一千多枝重火枪,那样更有利于防守。重甲建虏不足为虑,对楯车也有破坏作用。”
    郭大靖点头痛快地答应下来,火枪的生产制造是越来越快,就算是重火枪,今年至少也能再运来数千枝,完全能够实现部队全部火器化的目标。
    “重火枪沉重,适合倚坚防守,轻火枪加刺刀适合行军野战,远近皆宜,只是威力稍弱。”郭大靖说着自己的看法,却不左右别人的分析判断,“合理配置,才能发挥最佳的作用。”
    张攀躬身道:“末将明白。”
    郭大靖呵呵一笑,说道:“栾古关和小黑山交给张兄和刘兴治,郭某最是放心不过。但有所需,必会全力供应。”
    望着远方,郭大靖沉吟着说道:“今年,恐有数场大战。根基稳固,却是发动的前提。”
    “将军放心便是。”张攀慷然保证道:“栾古关能挡数万建虏,末将必保金州无虞。”
    郭大靖点了点头,欣慰地拍了拍张攀的胳臂,继续沿着残破的城墙巡视。
    …………………
    春天的气息微微可闻,但风还寒冷。
    吹在纵马奔驰的方正化脸上,却让他感觉不到已有些麻木。阴沉着脸,心中火急火燎,只管催马急行。
    回到旅顺堡,方正化满心欢喜地向朝廷呈上了报捷奏疏,就等着讨个头彩,让皇爷高兴高兴。
    可他万万没想到,风声很快就传进了耳朵。
    建虏派人商洽谈判,希望用一百两的价格,把战死者的人头买回去安葬。而毛文龙似乎也颇为心动,将此事交给郭大靖去处理。
    难怪首级已经统计完毕,却迟迟未运到旅顺装船押运。方正化恍然大悟,却心焦气愤。
    虽然摆在台面上的说法,也挺有道理。让建虏既死人,又掏钱,可谓是人财两空。
    但这不是做买卖,朝廷需不需要这些首级耀武提气先不说,定下的规矩怎么能不遵守?
    何况,这件事情传扬开来,岂不是打朝廷的脸?难道朝廷穷得连赏功银都拿不出,需要敌人来掏这笔钱?
    反正,方正化是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对。弄不好,皇爷不仅不会奖赏自己,还会因此大怒,而狠狠责罚他。
    方正化跑去询问陈继盛,陈继盛语焉不详,也不知道此事的详细情形,只安慰方正化这可能是谣传,是建虏的离间计。
    等到方正化派人去找毛文龙,却被告知毛文龙已经回返皮岛。这下,方正化基本确定这其中有猫腻,毛文龙和郭大靖就是主谋。
    想到八千多颗人头没了,朝廷接到捷报后估计要昭告天下,可最后却是这么个结果,岂不惹天下耻笑?
    方正化坐不住了,立刻带上几个随从,快马加鞭赶往南关,要找郭大靖,阻止东江镇的疯狂举动。
    “公公,前面是驿站。”沈宗贵陪着小心提醒着,天色将晚,再狂奔下去就错过宿头了。
    况且,骑了这么长时间的马,大腿内侧都磨得生疼,脸被风吹得发麻,腿脚也得活动一下,免得被冻伤。
    方正化虽然心急如焚,可也知道不能继续再这么跑下去了。他冷声道:“就在驿站休息打尖,明早继续赶路。”
    沈宗贵等人暗自松了口气,望着远处驿站的灯火,恨不得马上赶到,热汤热水地好好暖和一下,再睡个好觉。
    快马加鞭,数人很快赶到依托着信号塔所建起的驿站,发现驿站内已经住了不少百姓。
    往北金州移民的工作正在抓紧进行,要赶在春耕前把百姓安置好。驿站不仅要让百姓过夜吃饭,还有官府的车队,大批粮食物资都在向北金州运输。

章节目录

逆天换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文学只为原作者样样稀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样样稀松并收藏逆天换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