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是残酷无情的,它轻易就收割了豪情、理想、谎言、算计,还有无数条鲜活的生命。
    战争开启后,正面展开攻势的魏卒如潮水般涌来,两翼的步骑也像两只强壮有力的大螯夹,反复冲击蜀汉军队的两侧,试图像上次一样从侧翼突破,击溃诸葛瞻军队。
    在经过一场短暂激烈的厮杀后,蜀汉军队仍然不敌邓艾的魏军,只能变主动迎击为被动防守,背靠有利地形死死顶住一波又一波魏卒对阵线的冲击。
    值得庆幸的是,这一次退无可退的他们没有被魏军轻易击溃。
    这也给了诸葛瞻新的信心和希望,他寄希望于麾下蜀汉军队能够在挫败魏军攻势后,反守为攻,进而一举击败魏军。
    一切的前提,是扛住魏军如狂潮般的进攻。
    为此,诸葛瞻不惜抽调中军兵力,派遣黄崇、诸葛尚率领兵马补充两翼,以巩固侧面的防线,避免被魏军步骑从侧翼强行突破。
    ···
    魏军中军大纛下。
    总揽全局的邓艾精神抖擞,将所有注意力都放到不远的战场上,蜀军防线的动摇和兵马的调度,这一举一动都没有能够瞒过他的耳目。
    他也看出了诸葛瞻的打算。
    魏军的士气、战力皆强于蜀军,因此在进攻中稳稳掌握了主动权,左右两翼师纂、邓忠部的步骑高歌猛进,锲入了蜀军的阵线,有机会率先从蜀军阵型侧面破阵。
    但这种方式的猛攻最忌后劲不足,随着诸葛瞻抽调中军兵力加强两翼防线,原本有望破阵的师纂部、邓忠部的攻势渐渐被遏止,后继乏力的两翼魏军与蜀军陷入僵持,时间一久,反而有被蜀军包抄的危险。
    在人头攒动、杀声四起的战场上,局部强弱的微妙变化并不显眼,却攸关全局。
    身处千军万马之中的统帅手头上可谓千端万绪,若不能充分掌控、冷静判断、及时发觉、果断干预,就会耽误全军的战机,让战局向不利于己方的方向发展乃至持续恶化。
    而冲在一线指挥作战的将领则能够切身感受到战场局部变化所带来的压力增减,大军中枢也需要他们的作战情况反馈才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但扑面而来的压力和高强度的体力消耗会让他们的神经敏感而冲动。
    以至于不少时候将局部战场的形势与战争全局等齐,做出危险的举动或者向中军上报误判的信息,给大军行动带来致命的错误。
    整体与局部,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个成功统帅都必须做好平衡。
    比如眼下,左右两翼进攻一时受阻的师纂部、邓忠部都先后向中军请求增援,强调左右两翼存在的战机和风险,想要邓艾加强侧翼兵力以帮助自己从战线侧面强行打开局面。
    但邓艾却不动如山,身经百战的他有着自己的大局观和战机判断,他将一支三千人的精锐军队隐藏在己方旌旗如林的中军之后,按兵不动,耐心等待着后面更合适战机的出现。
    ···
    在西岸两军开战的时候,东岸的姜绍军开始过河。
    虽然昨夜里派出去的选锋还没回报西岸魏营主力的动向,但西岸突然冒出来的种种异常迹象表明今日的绵竹城不会太平。
    整装出发的姜绍军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尹安率领部曲为前锋抢先进攻万安桥,顺利击溃了对岸的少数魏卒,一举攻占桥头阵地,为大军过河打开通道。
    姜绍驻马东岸的一处堤上,看着排成长龙、分批过桥的蜀汉士卒,看看对岸在桥头阵地结阵的尹安部,再看看天上的太阳,脸色凝重,一颗心不安地跳动着,紧张得手掌心渗出汗水。
    大战当前,他只觉得时间在飞快流逝,既担心过河前锋撞入魏军口袋,又唯恐自己的军队忙死忙活,赶不上关键时刻的决战。
    中水发源地处于高山地域,上游为错落青山夹持,江窄水深,蜿蜒曲折。面前这一段属于中下游,流经丘陵山区,流速变缓,水面宽些,有万安桥可以过河。
    下游河谷宽阔,沿岸间断分布着大小不等的冲积平坝,江面宽浅,两岸多漫滩,也有过河的桥梁,是这些日子军中选锋绕路偷渡过河的首选地段。
    在过河桥梁都被魏军控制的情况下,下游本是姜绍军过河的最佳突破口,但姜绍在拟定过河作战计划的时候却反其道而行,把此处作为首选的过河突破点。
    今日大张旗鼓提前往下游过河的范周部只是姜绍调虎离山的一个幌子,姜绍军队的真正目标在中游,前锋的尹安部在范周部出动之后,径直扑向了最近的过河桥梁——万安桥。
    万安桥是一座普通木桥,桥面不宽,军队无法全员迅速通过,但胜在直线距离最近。
    控制了万安桥,姜绍的军队就能最快抵达绵竹城外,直插邓艾麾下魏军的背后,这比在下游过河绕道更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战术效果。
    只是,姜绍的计划能够遂意吗?
    ···
    当桥头阵地的尹安部发现魏军,吹响御敌的号角声时,率领魏军赶到的魏将田章跃马在前,仔细观察着这些大胆冲过万安桥的蜀军兵马。
    邓艾在对绵竹城发起进攻之前,已经对东岸的这一支蜀军做了充足的防范准备,他在中下游布下了弹性防线,并把田章部放到了阻击东岸蜀军过河的重要位置上。
    邓艾给田章下了死命令,绵竹未下之前,不得让东岸的蜀军突破防线过河。
    对此,田章心生不满。他认为正是因为自己非征西军的嫡系人马,邓艾才会将这种既棘手又功薄的任务交给自己。
    但他此刻看着已经在西岸桥头严阵以待的蜀军,又不得不佩服邓艾这员老将的胸中韬略。
    东岸这支狡猾的蜀军想要利用绕道下游的疑兵调虎离山,然后径直从万安桥防线突破,魏军对此早有防备,田章这支机动人马恰好就在这个重要节点上堵住了蜀军。
    当下过桥后在桥头结阵防备的蜀军有千人左右,人数少于田章部,后面的蜀军虽然还在排成长队过桥,却因为桥梁的限制,一时无法全面展开兵力投入战斗。
    田章要的就是这个时候,只要击溃桥头结阵的蜀军前锋,把他们赶回去,反过来冲散后头没有结阵的蜀军过桥长队,田章麾下的魏卒就能够轻易的以少打多,并趁势席卷东岸这支蜀军。
    看着桥头的蜀军,田章露出一丝狞笑,在马上举起了长刀,向身后的魏军步骑大声下令。
    “进攻!”
    ···
    “顶住!敌军的步骑不多,他们很快就冲不动了。”
    擐甲执兵的尹安身在阵中,大声鼓舞着自家部曲的士气,面对阵前两方士卒激烈搏杀、血肉横飞的场面,久经沙场的他毅然不惧。
    在战斗打响之后他已经没有心思去顾及后面的友军,只能全神贯注紧盯面前的战况,随时准备带着亲兵扑上补位。
    狭窄的桥头空地让双方一经交战就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披甲冲锋的魏军步骑和结阵御敌的蜀军展开殊死搏杀。
    长矛贯甲、刀刀致命,剧烈的厮杀让双方的排头兵死伤惨重,阵前很快就出现了一道人马血肉交叠堆成的矮墙。
    但敌我双方都没有任何退步的迹象,前仆后继的魏卒冲上尸堆对结阵的蜀军矛戳刀砍,蜀军士卒则顶盾反击冲撞,让想要居高临下进攻的魏卒轰然倒地。
    随后露出来的空隙又有魏卒压上,双方就一脚高一脚底,不时脚踩着敌我士卒的尸身血肉拼死厮杀,让尸体再次交叠堆积······
    “该死的,这伙蜀军哪冒出来的,这是要跟乃公拼命了。”
    看着己方厮杀士卒在白刃战面前不断倒下,组织三次冲杀都没有破阵的田章气血上涌,破口大骂。
    战前征西将军邓艾已经当着众多将吏面前断定东岸这支小规模蜀军是蜀地临时纠集的散兵游勇,只能用来虚张声势、占占便宜,根本打不了硬仗,若被魏军的主力步骑一冲杀,立马就原地崩溃、丢盔卸甲了。
    田章原本也相信邓艾的鬼话,但此刻亲临战斗一线的他却发觉这伙蜀军战力根本不弱于魏军,杀红了眼、打乱了阵型也敢跟魏卒以命搏命、同归于尽,根本就不是蜀地的散兵游勇,仿佛,仿佛就像是蜀将姜维率领的蜀军一样。
    碰到硬茬却骑虎难下的他眼睁睁看着自己所部士卒战死阵前,顿时在心底对邓艾父子大骂,但他眼下也只能够一人吃下苦果,硬着头皮继续组织兵力对桥头的蜀军发起进攻。
    现下的桥头阵地,就像是绞肉机在疯狂收割双方士卒的性命,虽然厮杀的双方都不愿意退步,但局部强弱的微妙变化却在慢慢浮现。
    迟迟不能破阵的田章暗自着急,他知道自己必须速战速决。过桥的蜀军虽然受限桥头地形没有办法展开兵力反包围自己的兵马,但他们却可以陆续补充到桥头蜀军的阵型之中。
    再拖下去,桥头局势会对兵力劣势的自己很不利。
    “发信号!”
    不能再等待的田章大声下令。
    过桥蜀军的作战顽强超乎他的想象,为此他不得不提前使出邓艾事先留下的杀手锏了。

章节目录

三国雄儿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文学只为原作者日新说313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日新说313并收藏三国雄儿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