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治水达人
这一问,前来迎接的孙策、程普、韩当等人都不禁怔住了。
紧接着,孙策便是脱口而出地问道。
“元叹莫非还不知道此事?”
“吾这段时间都在海上飘泊着,知道什么……”
顾雍的声音一顿,神色转而肃然,语气沉重地问道。
“黄河果真决堤了?”
孙策点了点头,答道。
“就在七日前,曹贼命人掘开了河堤,如今整个济南国大半已化作一片泽国,至于具体已经蔓延到了什么郡国就不得而知。”
“不过推断没有差错的话,怕是已经开始灌入到琅琊国之内。”
说到最后,孙策的眼神不禁多了几丝怪异。
七日前,依据顾雍如今才抵达东朝津的时间,即便海船日夜兼程地赶路,顾雍怕也已经出航了。
‘如此说来,也便是在黄河决堤前的十天……’
孙策脑海里浮现了这个念头,然后又随之否认,嘀咕着。
“莫非是行军计划刚刚送至老师的手中,老师就识破了曹贼的奸计,预料到了曹贼很可能会掘开黄河?”
一念至此,孙策不禁心生惭愧之余,对于李基也是越发的佩服崇敬。
如此料敌于千里之外的手段,着实是让孙策心驰神往。
这便是国士侯,于谈笑间,便改易了天下大势。
而顾雍也不禁沉默了片刻,这才喟然长叹道。
“难怪子坤传令催得如此紧迫,令船队水军日夜轮转地全力赶路,黄河决堤确实不能多拖哪怕几日。”
作为曾经李基治政的副手,顾雍的能力可谓是硬生生从实践之中给练了出来,明白任由决堤的黄河水肆虐,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旋即,顾雍也顾不得与孙策寒暄,便在孙策的带领下赶往黄河决堤的位置。
等顾雍赶至缺口的位置,实地考察了一番后。
发现如今的缺口已经扩大到了二十一丈到二十二丈之间,且水流汹涌之极,依然在源源不断地往外倾泻着河水。
即便顾雍早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看到这一幕之时依然面露几分震撼之色。
论流量,长江更胜于黄河。
可黄河是地上悬河,河床是明显高出两岸的地面,这才导致一旦出现缺口,那便是滔天水势从缺口冲刷而出。
即便顾雍自诩见多识广,但还当真是未曾见过这般的画面,喉咙都忍不住连连吞咽了几下。
顾雍略微回神后,习惯性地询问着同僚的意见,问道。
“伯符想必最是了解这缺口,对于堵住这缺口,可有什么想法?”
孙策闻言,不禁面露几分苦涩,答道。
“倒也尝试过大大小小的十余种法子,可大有一种填砂堵海的无力感。”
“公瑾也曾拖着病躯来看了一眼,同样也是喟然长叹,觉得除了静待黄河枯水期再封堵缺口外,怕是再无办法。”
顿了顿,孙策满怀希冀地问道。“元叹,老师可曾交代该如何堵住缺口?”
顾雍有些无语地反问了一句。
“子坤料到黄河决堤之时,此事都尙未发生。缺口所处的位置、地势以及大小等等均一无所知,又岂会有通用的法子?”
“且若有通用的法子,子坤又何须千里迢迢地将我从寿春调往此处?”
“若是说子坤的法子是什么,那便是我顾元叹!”说到这里之时,顾雍的神色所流露的是一种淡淡的自信。
只是当顾雍回首,发现孙策眼中流露而出的是满满的怀疑之时,让顾雍险些就绷不住脸上的淡然表情。
“不信?伯符莫非是忘了我的身份?”
“身份?”
孙策皱着眉,然后答道。“元叹不就是蔡公的弟子,算上来还是老师的半个同门……”
顾雍张了张嘴,一时竟有种不知该如何反驳的淡淡无力感。
敢情在孙策的眼中,平日里习惯装糊涂的自己还当真成了个糊涂关系户不成?
有些气急的顾雍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双手背在身后,仰望上方,道。
“说起来,伯符不知一些事情倒也正常,当时伯符的年龄尙小。”
“须知,当年子坤将整个吴郡的水网重新规划开掘,使吴郡自此多了良田无数。”
“那时,虽是子坤一手操刀所做的水网规划,可负责协调着方方面面的却是我顾元叹。”
“论治水,除了李子坤,又有谁人敢言比吾更了解?”
说及此事之时,顾雍脸上是自豪的,内心是泛酸的。
那可当真是一段除了睡觉就是干的悲惨日子。
并且在吴郡水网初步完善后,顾雍还以为是熬出头了,结果转头就被李子坤给丢到了夷洲去喂蚊子。
且在夷洲熬日子的期间,顾雍还初步将整个夷洲的水利计划都给做了一份出来。
论及治水,顾雍可太熟悉了。
就治水经验而论,眼下整个大汉无疑都没有比顾雍更丰富的人。
而孙策当即就兴奋了起来,顾不得那些旁枝末节,直奔主题地追问道。
“这么说,元叹有法子?”
“已有了初步设想。”
顾雍点了点头,然后开口道。
“只需设法在缺口处沉上数艘大船,能一定程度阻挡激流倾泻,接下来再慢慢堵住这个缺口就不难了。”
只是,在顾雍的话音刚落之时。
“不妥!”
周瑜的声音从后方响了起来,且脸上依然显得苍白异常。
孙策回头一看,连忙上前搀扶住了周瑜,关切地开口道。
“公瑾怎么来了?医师不是让你多加休养,尽量不要见风吗?”
“无碍!”
周瑜应了一句后,答道。“黄河缺口事关重大,宜群策群力,我闻元叹亲自到了,便一路尾随赶了过来。”
而顾雍也上前关心了一下周瑜的伤势后,问道。
“公瑾觉得何处不妥?”
若论治水,周瑜确实是个门外汉。
可周瑜懂水战,也懂战船,答道。
“缺口水流过急过快,即便大船满载行至此处,大船根本就不可能在缺口处做到瞬间沉没坠于河底。”
“而即便部分海船的船体长度超过二十丈,但在如此激流之下,即便是再高明的水军也不可能让海船做到横向卡在缺口,那非人力所能为之。”(本章完)
紧接着,孙策便是脱口而出地问道。
“元叹莫非还不知道此事?”
“吾这段时间都在海上飘泊着,知道什么……”
顾雍的声音一顿,神色转而肃然,语气沉重地问道。
“黄河果真决堤了?”
孙策点了点头,答道。
“就在七日前,曹贼命人掘开了河堤,如今整个济南国大半已化作一片泽国,至于具体已经蔓延到了什么郡国就不得而知。”
“不过推断没有差错的话,怕是已经开始灌入到琅琊国之内。”
说到最后,孙策的眼神不禁多了几丝怪异。
七日前,依据顾雍如今才抵达东朝津的时间,即便海船日夜兼程地赶路,顾雍怕也已经出航了。
‘如此说来,也便是在黄河决堤前的十天……’
孙策脑海里浮现了这个念头,然后又随之否认,嘀咕着。
“莫非是行军计划刚刚送至老师的手中,老师就识破了曹贼的奸计,预料到了曹贼很可能会掘开黄河?”
一念至此,孙策不禁心生惭愧之余,对于李基也是越发的佩服崇敬。
如此料敌于千里之外的手段,着实是让孙策心驰神往。
这便是国士侯,于谈笑间,便改易了天下大势。
而顾雍也不禁沉默了片刻,这才喟然长叹道。
“难怪子坤传令催得如此紧迫,令船队水军日夜轮转地全力赶路,黄河决堤确实不能多拖哪怕几日。”
作为曾经李基治政的副手,顾雍的能力可谓是硬生生从实践之中给练了出来,明白任由决堤的黄河水肆虐,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旋即,顾雍也顾不得与孙策寒暄,便在孙策的带领下赶往黄河决堤的位置。
等顾雍赶至缺口的位置,实地考察了一番后。
发现如今的缺口已经扩大到了二十一丈到二十二丈之间,且水流汹涌之极,依然在源源不断地往外倾泻着河水。
即便顾雍早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看到这一幕之时依然面露几分震撼之色。
论流量,长江更胜于黄河。
可黄河是地上悬河,河床是明显高出两岸的地面,这才导致一旦出现缺口,那便是滔天水势从缺口冲刷而出。
即便顾雍自诩见多识广,但还当真是未曾见过这般的画面,喉咙都忍不住连连吞咽了几下。
顾雍略微回神后,习惯性地询问着同僚的意见,问道。
“伯符想必最是了解这缺口,对于堵住这缺口,可有什么想法?”
孙策闻言,不禁面露几分苦涩,答道。
“倒也尝试过大大小小的十余种法子,可大有一种填砂堵海的无力感。”
“公瑾也曾拖着病躯来看了一眼,同样也是喟然长叹,觉得除了静待黄河枯水期再封堵缺口外,怕是再无办法。”
顿了顿,孙策满怀希冀地问道。“元叹,老师可曾交代该如何堵住缺口?”
顾雍有些无语地反问了一句。
“子坤料到黄河决堤之时,此事都尙未发生。缺口所处的位置、地势以及大小等等均一无所知,又岂会有通用的法子?”
“且若有通用的法子,子坤又何须千里迢迢地将我从寿春调往此处?”
“若是说子坤的法子是什么,那便是我顾元叹!”说到这里之时,顾雍的神色所流露的是一种淡淡的自信。
只是当顾雍回首,发现孙策眼中流露而出的是满满的怀疑之时,让顾雍险些就绷不住脸上的淡然表情。
“不信?伯符莫非是忘了我的身份?”
“身份?”
孙策皱着眉,然后答道。“元叹不就是蔡公的弟子,算上来还是老师的半个同门……”
顾雍张了张嘴,一时竟有种不知该如何反驳的淡淡无力感。
敢情在孙策的眼中,平日里习惯装糊涂的自己还当真成了个糊涂关系户不成?
有些气急的顾雍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双手背在身后,仰望上方,道。
“说起来,伯符不知一些事情倒也正常,当时伯符的年龄尙小。”
“须知,当年子坤将整个吴郡的水网重新规划开掘,使吴郡自此多了良田无数。”
“那时,虽是子坤一手操刀所做的水网规划,可负责协调着方方面面的却是我顾元叹。”
“论治水,除了李子坤,又有谁人敢言比吾更了解?”
说及此事之时,顾雍脸上是自豪的,内心是泛酸的。
那可当真是一段除了睡觉就是干的悲惨日子。
并且在吴郡水网初步完善后,顾雍还以为是熬出头了,结果转头就被李子坤给丢到了夷洲去喂蚊子。
且在夷洲熬日子的期间,顾雍还初步将整个夷洲的水利计划都给做了一份出来。
论及治水,顾雍可太熟悉了。
就治水经验而论,眼下整个大汉无疑都没有比顾雍更丰富的人。
而孙策当即就兴奋了起来,顾不得那些旁枝末节,直奔主题地追问道。
“这么说,元叹有法子?”
“已有了初步设想。”
顾雍点了点头,然后开口道。
“只需设法在缺口处沉上数艘大船,能一定程度阻挡激流倾泻,接下来再慢慢堵住这个缺口就不难了。”
只是,在顾雍的话音刚落之时。
“不妥!”
周瑜的声音从后方响了起来,且脸上依然显得苍白异常。
孙策回头一看,连忙上前搀扶住了周瑜,关切地开口道。
“公瑾怎么来了?医师不是让你多加休养,尽量不要见风吗?”
“无碍!”
周瑜应了一句后,答道。“黄河缺口事关重大,宜群策群力,我闻元叹亲自到了,便一路尾随赶了过来。”
而顾雍也上前关心了一下周瑜的伤势后,问道。
“公瑾觉得何处不妥?”
若论治水,周瑜确实是个门外汉。
可周瑜懂水战,也懂战船,答道。
“缺口水流过急过快,即便大船满载行至此处,大船根本就不可能在缺口处做到瞬间沉没坠于河底。”
“而即便部分海船的船体长度超过二十丈,但在如此激流之下,即便是再高明的水军也不可能让海船做到横向卡在缺口,那非人力所能为之。”(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