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军援军被汉军伏击而败的消息如同寒风中的利刃,迅速穿透了邺城的每一个角落。
    城内,魏军士气低迷,士兵们的脸上写满了绝望与疲惫。隆冬之日,大雪纷飞,银装素裹的邺城显得格外寂静而凄冷,仿佛连天地都在为这座即将陷入战火的城池默哀。
    然而,就在这凛冽的寒风中,汉军却如同嗅到了血腥味的狼群,迅速集结,准备对邺城发起最后的总攻。
    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与冷酷,仿佛要用这场胜利来洗刷过往的耻辱与失败。
    在汉军的最前列,是一支特殊的队伍——原本来支援邺城的兖州援军,如今却成了汉军攻城的先锋。
    他们身着残破的铠甲,手持锈迹斑斑的武器,眼神中既有对生的渴望,也有对死的恐惧。
    但他们知道,自己的命运已经与这场战争紧紧相连,无法逃脱。
    随着一阵急促的鼓声响起,汉军开始了他们的攻城行动。
    冲车、云梯车、投石车、楼车等攻城器具如潮水般涌向邺城的城墙。这些冰冷的机器在士兵们的操纵下,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仿佛要将城墙撕裂一般。
    魏军降卒们在汉军的驱赶下,被迫冲向城墙,用血肉之躯去抵挡那些致命的攻城器具。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无奈与绝望,但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拼尽全力。然而,在汉军猛烈的攻势下,他们的抵抗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城墙上,魏军士兵们奋力抵抗着汉军的进攻。
    他们的眼神中既有对胜利的渴望,也有对失败的恐惧。
    曹真站在城墙上,手持长枪,亲自指挥着守城战斗。
    他的身影在风雪中显得格外挺拔,仿佛一座不可动摇的山岳。他大声呼喊着,激励着士兵们继续战斗下去。
    “守城,守城!”
    然而,魏军的士气已经跌落到了谷底。
    他们曾经坚不可摧的防线在汉军的猛攻下开始出现了裂痕。
    汉军士兵们如同潮水般涌向城墙,他们的喊杀声震天价响,仿佛要将整个邺城吞噬一般。
    在一次激烈的交锋中,汉军士兵们终于冲上了城楼。
    他们挥舞着武器,与魏军士兵展开了肉搏战。鲜血染红了雪地,哀嚎声与惨叫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惨烈的画面。
    曹真见状,立即率领亲卫队冲上前去,与汉军展开了殊死搏斗。他的身影在战场上穿梭着,每一次挥枪都伴随着敌人的倒下。
    然而,汉军的攻势实在太过猛烈。
    曹真虽然勇猛无比,但也无法改变魏军逐渐败退的事实。
    在一次激烈的交锋中,他被一名汉军士兵偷袭重伤倒地。
    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无比,他挣扎着站起身来,继续指挥着守城战斗。
    大战持续了整整三日三夜。
    在这漫长的时间里,邺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城墙上的每一处缝隙都成为了汉军攻击的目标;每一条街道都弥漫着硝烟与血腥味。
    魏军士兵们在绝望中拼死抵抗着汉军的进攻;而汉军则如同饿狼般紧追不舍地寻找着突破口。
    终于,在第三天的黄昏时分,汉军找到了魏军防线的弱点。
    他们集中所有的攻城器具对这一点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城墙在巨大的冲击力下轰然倒塌;汉军士兵们趁机冲入城内与魏军展开了巷战。
    此时的邺城已经摇摇欲坠了。
    魏军士兵们的抵抗越来越微弱;而汉军则如同潮水般涌来将他们淹没。曹真看着眼前的惨状心如刀绞但他也知道大势已去了。
    最终,在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邺城的城门被汉军攻破。
    汉军士兵们如同潮水般涌入城内他们欢呼着、呐喊着庆祝着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而魏军士兵们则纷纷放下武器投降或四散逃窜他们的眼神中写满了绝望与无奈。
    曹真站在废墟之上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充满了悲忿与无奈。
    他知道自己已经尽力了但最终还是无法改变失败的结局。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大将军,汉军已经攻入城中,快跑罢!”一名亲兵焦急地喊道,试图搀扶起这位已经摇摇欲坠的将领。
    曹真的眼神空洞而深邃,仿佛已经看穿了生死,他缓缓摇头,声音沙哑而坚定:“邺城丢了,我无颜面见陛下,便死在此处罢!”
    说着,他颤抖着手,缓缓拔出了腰间的宝剑,那冰冷的剑刃在雪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森冷的光芒。
    亲兵见状,大惊失色,连忙上前一步,死死地握住了曹真的手腕,声嘶力竭地喊道:“大将军不可!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魏国如今便靠着大将军了!”
    他的眼中满是恳切与焦急,仿佛要用自己的全部力量来阻止曹真这绝望的举动。
    在亲兵的坚持下,曹真终于放下了手中的宝剑,但他的眼神依然空洞而迷茫。
    亲兵见状,心中稍感安慰,连忙亲自将曹真扶上马背,然后一跃而上,紧紧地抓住了缰绳。
    随着一声响亮的马嘶,他们朝着城外疾驰而去,身后是熊熊燃烧的邺城和无尽的混乱。
    邺城之内,汉军如潮水般涌入,他们欢呼着、呐喊着,庆祝着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而那些曾经生活在这座城中的数万军民,此刻却陷入了无尽的恐慌与绝望之中。
    他们四散奔逃,有的当即跪下投降,祈求能够保住一命;有的则是藏匿在废墟之中,试图躲避这场灾难;更多的则是拼尽全力逃往城外,希望能够逃离这片死亡之地。
    然而,汉军的追击并没有因此而停止。
    骑兵们策马奔腾,鲜卑骑兵更是如狼似虎地追了上来。
    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兵刃,毫不留情地斩杀着那些逃命的魏军士兵和百姓。鲜血染红了雪地,哀嚎声与惨叫声此起彼伏,构成了一幅人间地狱般的画面。
    追击战持续了一日一夜,从邺城一直追到了荡阴城。
    在这漫长的逃亡与追杀中,无数的生命消逝在了这片冰冷的土地上。最终,在荡阴城外,汉军终于停下了脚步。
    他们望着前方那片茫茫的雪原和远处隐约可见的城池轮廓,心中充满了疲惫与满足。
    他们知道,自己已经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而那些逃命的魏军士兵和百姓,则只能在这片雪原上继续他们的逃亡之路。
    曹真与亲兵在逃亡的路上,心中充满了悲愤与无奈。
    邺城的失守对于魏国来说意味着什么,众人心知肚明。
    曹真更是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他觉得自己有愧于陛下的信任与重托,有愧于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们。
    然而,在这绝望之际,亲兵的话却如同一束光芒照进了他黑暗的世界——“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魏国如今便靠着大将军了!”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敲打在曹真的心上,让他猛然醒悟过来。
    是啊!自己不能就这样轻易地放弃!
    魏国还需要他!
    陛下还需要他!
    想到这里,曹真重新振作起精神来,他紧紧地握住了亲兵的手,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你说得对!我不能就这样倒下!我要为魏国而战!为陛下而战!”
    于是,在亲兵的搀扶下,曹真重新振作起精神来。他们继续朝着远方的魏国领地前进着,心中充满了希望与决心。
    而身后的那片雪原和邺城的废墟则渐渐地消失在了他们的视线之中……
    随着邺城城门的轰然倒塌,汉军如潮水般涌入这座曾经坚不可摧的城池,宣告了冀州之战的终结。
    然而,对于汉军而言,这并非胜利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魏延深知,战争的硝烟虽已散去,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巩固战果,安抚民心,铲除匪患,以及为来年的南征北战做好准备。
    连年的征战让汉军将士们身心俱疲,他们的铠甲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眼神中也多了一份疲惫。尽管邺城的胜利让他们欢欣鼓舞,但隆冬的严寒和连续作战的疲惫感却如同无形的枷锁,束缚着他们的脚步。
    将领们围坐在营帐中,炉火映照着他们坚毅的脸庞,但每个人的眼神中都透露出对未来的忧虑。
    “将军,我们是否应该趁胜追击,一举拿下河内?”一名年轻的将领提议道。
    主将摇了摇头,叹息道:“不,我们不能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士兵们已经疲惫不堪,再加上这严寒的天气,继续进军无疑是对他们的极大考验。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时间来巩固冀州的统治,确保这里的百姓能够安心生活,士族能够归心。”
    汉军开始着手巩固他们在冀州的统治。
    他们首先清理了城内的战场,将阵亡将士的遗体妥善安葬,并设立祭坛祭奠英灵。
    同时,为了安抚民心,汉军发布了一系列安民告示,承诺保护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减轻赋税负担。
    冀州之地,匪患横行已久。
    汉军深知,要彻底稳定这片土地,就必须铲除这些危害百姓的匪徒。
    于是,他们组织精锐部队,对各地的匪巢进行了清剿。
    不久,深夜的突袭中,汉军将士们悄无声息地接近了一个隐藏在山林中的匪巢。
    随着一声令下,他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入匪巢,与匪徒们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刀光剑影中,匪徒们纷纷倒下。
    经过连续数月的清剿行动,冀州的匪患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百姓们的安全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们对汉军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另外一边。
    冬风刺骨,黄叶纷飞,邺城被破的噩耗如同惊雷,划破了宁静的苍穹,迅速传至千里之外的洛阳。
    这座古老而繁华的都城,一时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震动之中。
    消息如同野火燎原,不仅洛阳城内人心惶惶,连带着整个天下的局势都为之动荡。
    皇城之内,魏国的皇帝曹叡端坐在龙椅之上,面色铁青,双眼如炬,怒火中烧。
    他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扶手,每一下都似乎蕴含着无尽的愤怒与不甘。
    大殿内,空气凝重得几乎令人窒息,文武百官噤若寒蝉,无人敢直视龙颜。
    突然,曹叡猛地一拍扶手,站起身来,怒吼道:“邺城乃我魏国重镇,竟如此轻易失守!尔等皆是酒囊饭袋,留之何用?”
    言罢,他挥手示意,几个太监和宫女便被侍卫粗暴地拖了出去,哀嚎声此起彼伏,却很快被厚重的殿门隔绝。
    一日之间,十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宫中上下无不战战兢兢,生怕下一个轮到自己。
    宫墙之内,原本还算热闹的宫巷,此刻变得死寂沉沉,连风吹落叶的声音都显得格外刺耳。
    人心浮动,恐慌如瘟疫般蔓延,整个洛阳城仿佛被一层无形的阴霾笼罩。
    商贾们嗅觉敏锐,第一时间察觉到了局势的不妙。
    他们纷纷关闭店铺,开始暗中囤积粮草,以备不时之需。
    粮价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路飙升,原本还算充裕的市场瞬间变得紧张兮兮。
    百姓们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也是手足无措,有的忙着抢购粮食,有的则开始打包家当,准备逃离这座即将陷入混乱的城市。
    那些有先见之明的士族百姓,更是早早地将手中的田产、房产低价抛售,举家迁徙,以求在乱世中寻得一片安宁之地。
    皇宫深处,曹叡的心情并未因处罚了几个无辜之人而有所平复。
    他眉头紧锁,目光深邃,似乎在思考着更为深远的问题。
    这时,有侍从匆匆来报:“陛下,大将军曹真已逃至荥阳。”
    曹叡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怒意,却又夹杂着几分无奈。
    曹真作为魏国的重臣,此次邺城失守虽有其责任,但也不能全怪他一人。
    然而,国法难容,民心难平,曹真必须为此付出代价。
    “传朕旨意,召燕王曹宇及一众文臣武将入宫。”曹叡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不久,大殿内便聚集了一群衣衫整齐、神色各异的臣子。
    曹宇身形魁梧,面容坚毅,他深知此次召见的分量,率先开口:“陛下,大将军虽有失职之过,但念其往日功劳,还望陛下从轻发落。”
    其余臣子也纷纷附和,请求皇帝开恩。
    曹叡沉默片刻,目光扫过众人,最终缓缓开口:“曹真身为大将军,未能守住邺城,致使国家蒙羞,百姓遭殃,其罪当诛。然念及旧情,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即日起,剥夺其所有官职爵位,贬为庶人,永不录用。”
    言罢,他挥袖而去,留下满殿臣子面面相觑,心中五味杂陈。
    曹真得知这一消息时,正独自坐在荥阳的一间府宅里面。
    他面容憔悴,胡须拉碴,眼中满是落寞与不甘。
    曾经的荣耀与权力,如今化为乌有,他成了众人眼中的罪人。
    在这份深深的自责与痛苦中,他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世事无常,唯有心怀天下,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洛阳城内,随着曹真的被贬,风波似乎暂时平息了一些。
    但每个人心中都清楚,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曹叡在宫中来回踱步,心中盘算着如何重振国威,收复失地。
    他深知,要想稳定局势,必须先安定民心。
    于是,他下令开仓放粮,降低粮价,同时派遣使者前往各地安抚百姓,号召大家团结一心,共渡难关。
    若不能扭转局势,恐怕,大魏灭亡,就在不久之后了。

章节目录

蜀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文学只为原作者雨落未敢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雨落未敢愁并收藏蜀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