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王朝的扩张:虽远必诛 作者:醉罢君山

    大汉王朝的扩张:虽远必诛__84

    何等的艰难啊,何等的艰难啊,肝肠寸断,难道只有这种残忍的选择方可成就英雄之路么?

    赵苞的母亲此时却很平静,她远远地喊道:“威豪(赵苞的字),你不要哭,人生死各有命,岂可以顾虑太多,而亏忠义之志呢?老娘虽不懂大义,却也知道王陵母亲的故事,她面对汉使伏剑自杀,就是要坚定儿子的志向,你也要为自己的志向而奋斗。”

    赵苞含泪顿首,然后下令大军对鲜卑发动总攻,所有的将士都成为这悲壮一幕的见证者,对鲜卑人的仇恨如烈火喷涌,恨不得杀尽这些侵略者,于是全军众志成城,英勇向前,如排山倒海一般杀向鲜卑人的阵营。手忙脚乱的鲜卑人杀死赵苞的母亲与妻子,但这只是更加激起汉军士兵为赵苞家人报复血恨的决心,最终鲜卑的侵略者兵败如山倒。

    战后,赵苞带着母亲与妻子的尸体回到家乡安葬,他对乡亲们说:“我吃国家的俸禄,如果难避职责,是为不忠;我以母亲妻子的性命来保全节义之名,是为不孝;如此,我还有何面目立于天下呢?”最后竟吐血而亡。

    补充一则关于王陵母的资料:

    王陵是汉初人,曾随汉高祖刘邦南征北战。王陵家在县里是名门望族,刘邦那时地位卑微,但他交情还不错,刘邦象对待兄弟一样敬重王陵。刘邦起事时,王陵也聚众数千人,跟着刘邦干。那时项羽刘邦对仗。一次,项羽抓住了王陵的母亲,把她安置在军中,派人去告诉王陵,叫他来投降。王陵没来,汉高祖刘邦派来了使者要见王母。楚军为了让王陵母劝说王陵快来投降,答应了这次会见。王陵母见到汉使者后,立即告诉使者说:“回去告诉王陵,刘邦是好人,好好跟着他干,不要因为我在这里而心怀二意,告诉他我已经死了。”说完扑向楚将手中的剑尖,自杀身亡。王陵母用自己的死坚定了王陵随刘邦打天下的意志。项羽见王陵母死大怒,竟下令把王陵母尸体煮了。这更使王陵立志为母报仇,终和汉高祖定天下,位至丞相。

    几年后,鲜卑的领袖檀石槐病死,时年四十五岁。檀石槐之死,使鲜卑开始走下坡路,他的儿子和连被推立为鲜卑首领,但是和连的能力与魄力与檀石槐相差甚远,族人多半不服他。和连延续扰掠汉帝国边疆的政策,对汉边境屡屡用兵,但在一次攻打北地郡的战斗中,中箭身亡。和连死后,在和连的儿子骞曼与侄子魁头之间爆发权力斗争,使得檀石槐一统鲜卑的局面被打破,各部落的联盟瓦解,鲜卑也进入一个衰退期,对汉帝国的威胁削弱了许多。

    从东汉中期始的南匈奴不断叛乱以及鲜卑人的南侵,使得汉帝国的北疆频现危机,使得原本因羌战而困顿的局面更加恶化。经济上的恶化加上朝廷中权臣与宦官交替把持朝政,以及桓灵时代的“党锢之狱”,使得大批忠正梗直之臣,要么被杀,要么被罢,遂使地方重臣,多为把持朝政者的爪牙,只效忠于上级,置国家利益于不顾,结果又导致政局的腐化,终于酿成官逼民反的汉末大起义。因此北疆的诸蛮族之乱,也是东汉衰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北方的危机(下)】

    羌乱就象汉帝国身上的癌细胞一样,不论采用什么方法,总是无法杀灭。

    107~118年的羌乱耗费了帝国二百四十亿的巨资镇压,方才告一段落,但远非羌战的结束。仅一年后(120年),又发生了沈氐羌进攻张掖的事件。护羌校尉马贤是一位骁勇的战将,同时也是主张对羌人进行高压政策的将领。马贤率一万人向沈氐羌发动进攻,大破沈氐羌,杀一千八百人,俘虏一千余人,其余沈氐羌部落全部投降。

    当马贤军入张掖作战时,后院起火,当煎羌乘机进攻防备空虚的金城郡。马贤在击破沈氐羌之后,迅速回师,讨伐当煎羌,一直追出塞外,杀数千人。

    紧接着,位于金城郡的烧当羌也重新反叛,在酋豪麻奴的带领下,入湟中,马贤四处征讨,率军入湟中作战,击败麻奴,迫使麻奴在122年向汉阳太守耿种投降。

    126年,陇西郡钟羌复叛。马贤率军与钟羌人在临洮决战,杀一千多人,其余羌人投降。

    这几次羌人的反叛,可以说是107~118年羌战的余波。经马贤以六、七年的扫荡,凉州地界内的羌乱基本上平息。汉羌又维持了数年的和平。

    但是好景不长。到了134年,钟羌部落在酋豪良封的领导下再度反叛,此时担任护羌校尉的马续率军镇压,杀死钟羌数百人。良封率部众撤退。由于羌战又起,朝廷将对羌作战战功最著的马贤再次调到前线。次年(135年),马贤大破钟羌部落,杀死其酋豪良封以下一千八百多人,钟羌部落共计十万人复降。

    由于马贤在羌战中的杰出成就,朝廷重新任命他为护羌校尉。这绝对不是一个好差事,谁也不知这场无休止的战争何时是个尽头。

    三年后(138年),烧当羌再叛,在其首领那离的指挥下,入寇金城。马贤挫败了那离的进攻,并于次年(139年)击杀了那离,并歼灭烧当羌军一千二百余人,平定了那离之乱。

    羌乱不断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汉官吏的苛政,并州刺史来机、凉州刺史刘秉均对羌人实施高压统治,羌人不堪重负,于是又铤而走险。140年,大规模的羌乱又一次爆发,并州、凉州境内的且冻羌、傅难羌率先发难,起兵反叛,联手进攻金城,之后,其他羌胡部落也卷了进来,声势浩大,向三辅(长安地区)发动进攻。

    此时帝国政府发觉到事情的严重性了,赶快撤了来机与刘秉的刺史之职,但为时已晚,剩下的方法,只能是在战场上决一生死了。因为战场离长安地区不远,朝廷动员了左右羽林军、北军五营、各郡国驻军共计十万人,以护羌校尉马贤为征西将军,进屯汉阳郡。为了防止羌军势力的扩张,汉政府下令在扶风到汉阳道路两旁修筑了三百座军事堡垒,以确保长安城的安全。

    马贤能否胜任“征西将军”之职呢?虽然马贤在担任护羌校尉期间战绩颇著,但是他却居功自傲,行军作战掉以轻心,每到一处,都是大吃大喝,行军速度缓慢,拥妻抱妾的,以致于马融、皇甫规等人都上书朝廷,认为马贤必遭败绩,不过皇帝对这种警告置之不理。

    果不其然,第二年(141年)正月,马贤与且冻羌在射姑山会战,结果大败,马贤与他的两个儿子也战死沙场。羌人的势力直逼三辅地区,西汉历代皇陵也被羌人所焚烧破坏。羌战的局势急转直下。

    武都太守赵冲率军与巩唐羌作战,击毙羌军四百余人,降二千余人,稍稍缓和严峻的局面,为了保护三辅地区不失,朝廷急调一万五千人进驻长安附近,加强守备力量。

    次年(142年),赵冲继续对羌军实施军事打击,迫使罕羌部落五千余户投降。由于赵冲在扫荡西羌的一系列战役中表现杰出,朝廷任命他出任护羌校尉。赵冲确实是非常有能力的一位将领,在接下来的一年中(143年),终于扭转战争的被动局面,他在夏季与冬季发动了两次对烧当羌的攻势,斩首一千五百级,前来归降的诸羌计有三万余户。

    正当赵冲踌躇满志之时,不想在144年却发生了部将马玄的叛变,马玄率领叛乱的羌人逃出塞外,赵冲立即率军追击,结果行至鹯阴河时,赵冲军中的六百多名匈奴人突然叛变,离开大军扬长而去。赵冲立即率数百人追击,不幸遭到羌人的埋伏,数百名将士全部遇难,赵冲也战死。

    赵冲虽然战死了,但是在他的打击下,羌军的势力也遭到重创。145年,左冯翊梁并以和平的手段,收降诸羌部落共计五万余户,这次大规模的羌战方才告一段落。

    从134年~145年十余年间的羌战,又耗费国家财政八十亿钱的巨款,生灵荼炭。羌人的军事力量其实并不能与西汉时代的匈奴人相比,但对汉帝国的巨大破坏程度,远远超过当年的匈奴。无论是羌还是汉,都为这场旷日持久,望不到尽头的战争付出惨重的代价。

    巨大的代价,所换来不过是十四年的和平。

    159年,居住于塞外的烧当、烧何、当煎、勒姐等八羌部落,联合发动对陇西、金城的进攻。此时的护羌校尉是段颎,段颎是东汉晚期最杰出的将领,富于兵略,而且作战极为骁勇。段颎得知羌人入寇,马上率军迎战,羌军总算见识到段颎的本事,汉军攻势如潮,斩杀敌人二千余人,俘虏一万多人。

    次年(160年),羌人残余部队与烧何羌酋豪再次入寇边关,进攻张掖,同时派一支奇兵星夜偷袭段颎的兵营。护羌校尉段颎在此战中尽现其悍能本色。这是一场极其艰苦的战斗,双方较量是意志力的强弱,段颎率军下马迎战,从夜晚战到中午时分,杀得刀折矢尽,羌人终于抵挡不住,鼠窜而去。段颎率军苦苦追赶,且行且战,昼夜发动进攻,不带任何军粮,以确保军队的强大的机动性与速度。饿了便宰杀马匹吃,喝了就吞雪。就是凭借这种坚忍的意志力,段颎一路跟踪追击四十余日,出边塞二千余里,一直追到积头山。

    此役段颎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杀死烧何羌的首领,歼灭羌军五千余人,同时段颎还顺路攻击石城的羌军,斩杀一千六百余人,另外还攻击白石山的羌人部落,又杀获三千余人。

    在塞外羌人起事的鼓动下,塞内的羌人部落也开始蠢蠢欲动了。

    161年,先零羌、沈氐羌以及其他羌部落反叛,大掠并州与凉州。段颎在湟中征召归附的羌人,组建一支讨伐军,准备开赴前线与叛羌作战。

    此时的凉州刺史郭闳见段颎屡立奇功,便低估了羌人的力量,他也想有所表现,好分享段颎的功劳。于是郭闳千方百计阻挠段颎的兵团开赴前线,时间一长,段颎兵团中的这些归附的羌人无所事事,思家心切,便纷纷逃回去。郭闳见状,便参了段颎一本,将此责任统统推到段颎身上,结果段颎被撤职,召回洛阳,关入监狱中,判处服苦役。

    段颎一走,朝廷以济南相胡闳担任护羌校尉,但是无论是郭闳还是胡闳,统统不是带兵打仗之才,于是羌叛军气焰嚣张,四处出击,政府军无力镇压。

    朝廷深感名将的匮乏,下令征求有勇略的人为将领。泰山太守皇甫规上书道:“与其寻找有勇略的将领,不如天下太平无事;与其精通孙子与吴子的兵略,不如寻求清正廉明之人。”皇甫规没有明言,但暗示朝廷,战乱的由来,并非没有得力的将领,可是战争却接连不断,其背后之原因,乃是地方政府的苛政,乃是官逼民反。朝廷求将只是治标,要治本必须要肃清吏治,以清正廉明之人来担任地方政府长官。

    朝廷于是任命皇甫规为中郎将,全权负责关西的军事。

    皇甫规与段颎都并列为东汉晚期的名将,然而两人风格相去甚远。段颎作战勇猛,有奇谋,意志坚强,奉行武力高压政策;而皇甫规长于战略,他不以打赢一场战役为荣,而是要研究战争爆发的原因,从本源上断绝战争的隐患,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皇甫规是安定郡人,出身于将门之后,祖父皇甫棱曾担任度辽将军,父亲皇甫旗曾担任扶风都尉,但是皇甫规却一直是一个布衣平民,直到140年西羌叛乱围攻三辅,马贤率军迎战时,皇甫规以一介布衣的身份上书,认为马贤一定会失败。果不其然,马贤最后战死于射姑山。

    这事让安定郡的守将知道了,认为皇甫规这个人有兵略,便让他担任功曹,领兵八百,与羌人作战,结果皇甫规作战勇猛,手刃多名敌人,击败羌人的进攻。对于皇甫规来说,自己一腔经天纬地之才,着实没有一展抱负的机会。于是上书朝廷,请求为国家效命,但是朝廷对他这种无名之辈不闻不问。之后,皇甫规被举荐到朝中,在答皇帝的问策中,对当权实力派人物梁冀冷嘲热讽,结果得罪了梁冀,他便辞官返回家中,教授《诗经》《易》,有学生三百余人。直到梁冀死后,他才出任泰山太守,当时泰山郡是个治安很乱的地方,皇甫规到会后,迅速把泰山郡治理得井井有条,因而声名鹊起。这次羌战又一次爆发,皇甫规终于有机会领兵出战,一展自己的抱负。

    这一年的十一月,皇甫规牛刀小试,向羌军发动进攻,斩获八百人。皇甫规深知羌人之所以反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地方官吏的逼迫,是属于官逼民反的类型,因而他并不急于对羌人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而是在羌人区建立威信,施予恩德。先零羌人对皇甫规其人也早有耳闻,见皇甫规与以往的地方大员很不一样,大家纷纷奔走相告,一时间竟然有十万人向皇甫规投降。

    第二年(162年)三月,沈氐羌进攻张掖、酒泉。皇甫规以归降的先零羌人为主力,兵进陇右。然而在征战途中,军中遭到瘟疫的袭击,死

    大汉王朝的扩张:虽远必诛__84在线阅读

    大汉王朝的扩张:虽远必诛__84

    - 肉肉屋

章节目录

大汉王朝的扩张:虽远必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文学只为原作者醉罢君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醉罢君山并收藏大汉王朝的扩张:虽远必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