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孔子便和子路等人启程前往卫国,他准备先去卫国看看,随后便回到自己的故乡鲁国。

    走在路上,子路数了一遍却没有发现李懿,他知道李懿是夫子最亲近的几个弟子之一,就问孔子:“李懿这孩子去哪了?”

    孔子回答到:“他已经十五岁了,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也该去寻找自己的梦想了。”

    子路想想也是,人总要有自己的理想,自己这不也是离开夫子独自在卫国施展抱负么,便不再说什么。

    其实李懿比众人起的都早,天不亮就拿着一把长剑独自出去了。他并不是不想再见师兄们一面,而是怕兄弟道别时说到伤心处自己都不舍得走了。尤其是救出自己又照顾自己的子路师兄,还有平时无话不谈的曾点师兄...

    李懿只身一人去了楚国东北方的桐柏山,那里是淮水的发源地,人烟稀少,比较适合练功悟道。

    桐柏山峰连绵不绝,山腰之上云海缭绕。山势峻峭,景色奇秀,雄伟壮观。登顶远眺,北视中原,南阅楚天,万山俱下,极目千里。

    山峰之上有众多泉眼,泉眼溪流相会,由悬崖出飞流而下。在瀑布的里面,有一个山洞,洞里水流生生不息,有如仙境一般。

    瀑布顺着山崖留下,在地面上砸出了一个巨大的水潭。

    李懿开始在水潭边的小竹林里砍竹子,准备搭一个竹屋。他自幼跟随爷爷学习破竹,搭个竹屋自然不在话下。

    没过几天,一个精致的竹屋就搭了起来。李懿在外面买了粮食和盐巴,闲暇时候在山上采些野果,打些野味,便在这住了下来。

    他每天子时、辰时、午时都会登上云雾缭绕的山峰,一边吐吸一边感悟天地人合一的境界。其余时间,就拿起长剑练习夫子教授他的六合剑法。

    李懿起初练习用刺剑刺竹子,却没想到,这竹子看上去柔弱,用剑砍上去一砍就断,然而刺击的时候,却很难刺穿。由于竹子是圆滑的,即使是刺中了,没有刺到正中央,剑剑就顺着竹子一边侧滑出去。就算侥幸刺中了竹子的正中央,刺得原本直立的竹子弯成了一条弧线,然而仍然穿透不了竹茎。

    当他练习一使用荡剑拍击竹子的时候,就显得更加不堪了。高挺的竹子被剑身拍弯,躬称一条微微的弧线,又弹击到剑身上,不但竹子丝毫未损,反而把李懿手中的长剑荡再了地上。

    然而李懿并不灰心,他一直以来都善于观察,善于学习。而且意志坚定,百折不挠。

    他日复一日的练习着各种招式,当他看到柔弱的细竹轻松的躲过自己的剑锋时,他就会思考竹子躬身让剑时以柔克刚的原理。

    当他手中的长剑被竹竿荡掉于地的时候,他就开始模仿竹竿荡掉自己长剑时的走势。

    而且他还逐渐发现,竹子荡漾起来有两个最脆弱的点,一个是竹子荡出到最远点时,那是竹子绷得最紧,如果顺势紧随,一剑荡出便能把竹子荡断。

    还有一个最脆弱的点,就是竹子荡出后向回弹到正中央时,那时候竹竿的速度最快,弹势最猛。然而,对方来势越猛,迎击而上造成的打击越大。竹竿弹回时以剑身与之对冲,竹竿就会应声断裂。

    有一天李懿在水潭里手拿长剑叉鱼。捉着捉着他兴致以来,就想用挑剑式来把鱼挑出水面。把长剑当鱼叉用来叉鱼比较简单,但是以剑尖挑鱼他还从来没试过。这一试才发现,原本运用自如的挑剑式在水中根本挥舞不起来。由于水的阻力,剑身挥出在挑回变得慢吞吞的。

    随后李懿就每天都抽出时间在水中练剑。剑在水中挥舞,就自然会选择阻力最小的出剑路径。这样长时间练下来,自然而然的纠正了出剑时的很多多余动作。剑势越发简单,出剑直取要害。

    处于好奇,李懿爬到瀑布后的山洞里。山洞里的地面上,分布着很多细细的溪流一样的水道,水流在其中川流不息。

    李懿摸着往里走,在山洞里竟然还发现了台阶和石凳。李懿伸手在上面摸了摸,一点灰尘都没有,可这里显然很久没有人来过了。可想而知,由于空口瀑布对空气的净化,还有洞内贯通的水路,导致了山洞内的空气极为纯净。

    李懿有时也来这山洞中打坐吐吸,感受人与山合的奇境。吐吸过后神清气爽,感知能力愈发增强,从山洞顶端滑落的水珠都能辨别清除。

    就这样每天以日月星辰为伴,喝朝露,食野果。感悟自然之道,以自然之道演练剑道之变化。日日夜夜,从不停息。不知不觉的,三年过去了。

    李懿已经十八岁了,脸上早已没了稚气,已然是一个英俊潇洒、风度翩翩的青年。

    经过三年日夜苦练,用心感悟,李懿这六合剑法,前四招的四象剑法已经练得非常纯属。

    只见李懿手持长剑收于腋下,跨步躬身,一剑斜传而出,一根拇指大的竹子被穿了个透心凉,然而长剑穿过竹竿半个剑身,竹竿却还直直的立在原地,连竹叶都只是微微的颤动了一下。

    虽然他出招的气势,离夫子还有些差距,然而这一剑的威力,一般人看不出什么,但是精通剑术的人如果看到,一定会感到震惊的。

    一般人用剑,如果敌人身披铠甲,剑砍在敌人身上,把敌人砍飞出去,剑刃却入骨很浅,有时甚至只能轻伤对手。

    然后高手用剑,剑锋扫过,敌人甚至还没有感觉,就已然命丧黄泉。

    这并不是说高手用的剑锋利,而是说剑术高手出招的意境,意境中带有一种穿透力。

    剑砍在人身上,和剑在水中挥舞是一个道理,只不过一个阻力大,一个阻力小而已。剑在水中会选择最小阻力的出剑路径就能挥舞的更顺畅,砍在人身上也是同样的道理。高手手中的剑,就像一把解剖刀。避实击虚,无孔不入。

    至于那最后两招的两仪剑法,李懿的领悟还差的远。夫子传他剑法的时候他虽然理解了这两仪剑法的意境,然而理解归理解,真要实际运用起来,还得靠自己的感悟才可以。

    李懿开始有些犹豫了,他在想,自己是应该留下来继续练剑,还是应该出去走左了?对于最后两招的感悟,李懿一直感觉无法存进,他也明白可能是自己的经历还有些不足,不能更加深入的理解两仪变换中的神妙。

    突然有一天,李懿清晨起来,在山顶吐吸感悟,便听到远处传来了缕缕琴声。琴声与水流声遥相呼应,别有一番意境。

    李懿就顺着琴声往水流的下游找去,走了几百步路,琴声越来越近,随后就看见水流边有两个人,个人中年人书生打扮,坐在石头上双手抚琴,另外一个樵夫,把柴堆到路边全神贯注的倾听着美妙的琴曲。听到尽兴处还时不时的拍手叫好,边听边描述着自己从琴曲中所感受到的意境。

    “好啊!高峻的样子像泰山!”随着曲调的转换,他又感叹到:“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

    李懿走到不远处,也听下来倾听起来。虽然离得很近,但是李懿步履轻盈,加上两人都全神贯注,都没有发现他。

    自从离开夫子已经三年了,李懿也已经三年没有听到夫子和曾点弹琴了。如今听到这悠扬顿挫的琴调,李懿便想起了夫子和曾点。

    琴曲曲调不断转换,意境也随之改变,让人听着愈发入迷。李懿也忍不住喊了一句:“好琴曲!”

    这时两人才惊讶的发现旁边还站了一个青年也在倾听这琴曲。

    李懿也径直走了过去,他看到弹琴之人腰上还挂了个酒葫芦,就走上前说:“兄台,你的酒能不能给我喝一口?”

    说到喝酒,还是当年夫子教李懿的。当初因为这个,还闹了不少笑话。

    中年人看了看李懿,把酒葫芦扔了过去,问到:“你也懂琴?”

    李懿回答到:“不懂,爱听。”确实,李懿还没有开始学习弹琴,他只是经常听夫子和曾点弹琴而已。

    中年和樵夫都微微一笑。李懿拿着葫芦,拔下塞子便往嘴里灌了一口酒,酒味醇香,醉人心肺。李懿又感叹到:“好酒!”

    中年人惊讶道:“你也懂酒?”

    李懿回答:“不懂,爱喝。”

    中年人看着樵夫哈哈大笑:“哈哈哈哈,我能遇到子期这个知己,就已经非常高兴了。没想到,又遇到了这个小兄弟,我们三个知音,就在这里谈琴论道吧!”

    李懿连忙行礼:“敢为两位兄台是?”

    中年人回答:“我叫俞伯牙,原是楚国郢都人,现在晋国做上大夫。然而我并不喜欢为官,所以经常跑到这山林里弹琴悟道。这位是钟子期,我的知己好友,我们二人心犀相同,他能从我的琴声中,听出我的心声。我们相约在这里品琴论道,没想到又遇到了小兄弟你啊!”

    李懿拱手:“小弟李懿,在这山中练剑,能有幸和两位兄长谈琴论道,小弟荣幸之至!”

    李懿在这里住了三年,也很少见到人烟。现在遇到了两个懂琴的人,自然一见如故。三人便在这高山流水之间一起感悟自然之道。

    ;

章节目录

江湖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文学只为原作者青莲酒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莲酒徒并收藏江湖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