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浩打算开发西部,同时成立生产建设兵团。
    大臣们看到这两个方案,不由得佩服郭浩的思维。
    利用军队建设西部,郭浩不是头一次这么干,辽东的十万大军就是例子,事实上效果很不错。
    生产建设兵团的成立,标志着军垦事业出现了崭新的,完整的模式。
    这种屯垦戍边、寓兵于民,平时搞生产,战时能打仗的体制,自古以来并不罕见,古代称之为军户。
    只不过郭浩的政策比军户制更为完善,国家扶持的力度更大,给的福利更多。
    从全军挑选合适的士兵,到了西部后会获取土地,举家搬迁或者在当地成婚,还会得到朝廷的补助和免除三年赋税。
    战死或者受伤,会获得双倍的抚恤金,在边疆住满十年后,可以回到中原,朝廷回册封爵位,这关系到他们退役后的待遇。
    如此优厚的条件,所有人都觉得很多人会去,就算是他们也有些动心,没想到郭浩会这么大方。
    后世的中国,有很多建设兵团,但后来都裁撤了,只留下新疆一个。
    郭浩不打算建设那么多,他只设立新疆、西藏两个,主要是用来发展两地的经济民生,同时镇压当地的藩人。
    既然郭浩已经拿出办法,大臣们也没有反对的理由了,方案里写的很清楚,建设兵团要在短期内实现自给自足,这就等于变相的移民。
    朝廷的政策一出台,很多士兵都报了名,但是这不是报名就能去的,还需要进行体检,保证可以适应高原气候才行。
    建设兵团要抽走大量士兵,也就代表着军队需要补充,兵部不得不着手征兵,大宋还要要保证边防安全。
    拱锤殿内,站着两波人,一波是朝廷的将领,一波是军事学院的学员。
    郭浩走进大殿内,所有人纷纷行礼,郭浩摆手让他们平身,然后抬头看着众人。
    “建设兵团,意义重大,不但要戍边,还要开垦种田,发展民生经济,铺路架桥,是个苦差事。
    你们都是国之栋梁,新一代将领,国家培养了你们,就是让你们为国效力。
    你们到了西部以后,要团结当地百姓,宣传华夏文化,无论是藩人、回鹘、羌人还是其他民族,都是大宋的子民,朕皆一视同仁。
    与此同时,你们要警惕黑汗、于阗,边疆防守不能松懈,必要时可以武力镇压,朕会给你们一批火器!”
    听到火器二字,所有人都两眼放光,尤其是军事学院的学员,他们经过训练后,最了解火器的可怕。
    郭浩给他们火器,外可击退来敌,内可威慑藩人,只要有火器在手,他们绝对是天下无敌。
    “敢问陛下,可是最新式的火器?”
    这时一个学员问起,郭浩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所谓最新式的火器,其实就是步枪。
    这种步枪不能连发,但技术比较成熟。
    至于处在实验阶段的半自动步枪,除了禁军以外都不能给,郭浩必须保证技术碾压,否则一旦发生叛乱,难以控制局面。
    即便如此,普通的步枪也足够威慑藩人了。
    “枪可以给你们,但你们要自己制作子弹,你们可以在西部开矿,保密工作要做好。”
    郭浩让他们自己制作子弹,也是考虑运输问题,这样做虽然有泄密的风险,可是随着热武器的发展,迟早会公之于众。
    所以封锁技术不是长久之计,关键还是继续发展,只要核心技术一直领先,就不怕被外人觊觎。
    接下来,郭浩又强调了一些注意事项,甚至含蓄的提醒,他们到西部以后,可以攻略一下黑汗和于阗。
    这代表着建功立业的机会,哪怕是一座城池,也是一份功绩,将来他们返回中原,子孙后代都跟着沾光。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他们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前期朝廷会提供种子、农具、牲畜。
    过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就必须独立起来,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
    三月,建设兵团的人员已经选出来,全国各地派出二十万人,从各地前往西域。
    他们兵分两路,一路从河西走廊进入新疆,目的地是高昌,以高昌为中心开始建设。
    令一路目的地是拉萨,对西藏地区进行开发,驻扎的同时还要提升人口。
    从汴梁出发的队伍中,还带上了步枪和制造子弹的工匠,他们到了西部后会建立兵工厂,从事枪械制造和子弹制造。
    一时间,全国各地的百姓,都能看到大小队伍,有的三五一伙,有的人数更多。
    经过这么多年的观察,百姓们发现当兵好像不是那么危险了,尤其是北境的驻军,依仗长城戍守边疆,平时没什么大战,每年朝廷都会给不少军饷。
    再加上这些年人口增加了不少,老百姓吃饱穿暖,自然就愿意生孩子,从各省市报上来的数据看,此时大宋人口已经达到一个亿!
    历史上同时期的大宋,仅有三千多万的人口,经过了一百年的发展,也才一亿两千万。
    而大宋之所以有这么多人口,是涵盖了青海、甘肃等地的人口,如果加上新疆、西藏、辽东等地,这个数字会更多。
    如此多的人口,代表着国家的兴旺,但郭浩来自后世,与后世的十多亿人口比,大宋还不值一提。
    建设兵团到达西部的同时,西部大开发也开始了,主要是四川和甘肃,作为第一批。
    而第二批就是贵州和云南,此时的云南还是大理。
    大宋这么长的动静,自然会惊动不少人。
    辽国知道宋国吞并了吐蕃、西域,可是一点办法没有。
    而完颜继在辽南的发展,让他们的心里有些慰藉。
    还有就是,吐蕃、西域和辽西差不多,多是一些不毛之地,地广人稀,没什么价值,所以辽国也就没太在意。
    但是,吐蕃和西域被吞并,就彻底切断了大理国与辽国的联系。
    历史上赵匡胤之所以不要大理,是因为唐朝的失败。
    唐玄宗天宝末年,南诏脱离唐朝、投靠吐蕃,并在安史之乱期间夺得了云贵高原大部。
    779年,唐朝击败吐蕃、南诏联军,蕃、诏之间裂痕加大,唐德宗时,剑南节度使韦皋招降南诏,与之结盟共同打击吐蕃。
    829年,南诏弄栋节度王嵯巅侵犯西川,攻下成都外城,郭钊、李德裕到成都代替杜元颖,与南诏立约,南诏再次归附。
    后来,南诏皇帝世隆在唐懿宗时,先后攻陷邕州、交趾,占据数年,被唐将高骈击败。
    南诏衰落,两国重归于好。
    唐僖宗时,有商议安化公主与南诏皇帝隆舜和亲之事,最终被唐朝拒绝。
    902年,汉人权臣郑买嗣起兵杀死南诏王族八百余人,灭亡南诏,建立大长和。
    907年,唐朝灭亡,中原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三次战争,南诏三次背叛,直到大明七年,后晋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洱海地区贵族高方、董伽罗灭大义宁国,定都羊苴咩城,国号“大理”。
    因为历史原因,赵匡胤以玉斧划大渡河为界,说“此外非吾有也”,大理国得以保全。
    如今两国依旧通好,可是郭浩却不打算放过他们,毕竟云南作为华夏的西南,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此时大理的皇帝是段素顺,年轻的时候还有点作为,称帝当年即改元明政,同年大理东部发生边乱。
    延众镇长宗奇、求州首领代连弄兔,攻陷糜乃等三邑。
    段素顺派都统、长皇叔、布燮段子标,都监三军、礼乐爽、长驸马、布燮段彦贞等统军平定边寨,诛代连弄兔等。
    同时讨伐了郎羽、阿房、田洞,会集三十七部首领在石城会盟、颁赏。

章节目录

更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文学只为原作者红莲素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红莲素心并收藏更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