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嘉靖皇帝收到了张璁桂萼的奏折,在金銮殿上一念,然后问:“张、桂二人此议如何?”
    杨廷和非常意外,立即上前奏道:“皇上,张璁、桂萼上这样的奏折,实在是妖言惑众,居心叵测,不将他们治罪,难以服众。”
    汪俊是礼部尚书,怎样记载嘉靖皇帝的身世,是礼部的职责范围,有人喧宾夺主,他心里当然不舒服,听了杨廷和的话,立即出班附和:“杨大人之言甚是,张璁、桂萼这样蛊惑皇上,实为罪在不赦。”
    嘉靖皇帝心里清楚,张璁、桂萼属于刑部系统,他们有天大的事情,也只能将问题反映到刑部。弄到金銮殿上来,自己就应该扔了奏折,处罚违规的司礼监官员。问题在于这道奏是他盼望已久的东西,情况就不一样了。他将奏折放到案上,不悦地看着杨、汪二人:“他们二人的奏折也代表了一方的民意,此事涉及到朝廷的皇威国体,凡朝廷命官皆有责任过问,向朕进言,他们如何是妖言惑众,蛊惑于朕?”
    杨廷和加重口气,近似威胁嘉靖皇帝:“皇上,朝中大事自有辅国重臣料理,后宫大事由孝皇太后总揽。张璁、桂萼何等样人,既非言官也非礼官,只不过是一个没有授实职的观政进士。僭越上奏这等事情,实在可恶之极。”
    换在以往,嘉靖皇帝肯定就要忍了,但现在他心里有了底,虽不敢锋芒毕露,却再也不愿意装怂了,他不尴不尬道:“听杨爱卿的意思,朝廷大事由辅国重臣料理。如果朕没有理解错,你是说朝廷大事应该由你来负责,是不是?行,朕下去,你坐到龙位上来!”
    虽然嘉靖皇帝将话说的有些重了,但杨廷和仍然不卖账:“皇考之事已被史官记入史册,皇上当初也是认可的。张璁、桂萼蛊惑皇上,难道想翻案不成?这等大事,岂能出尔反尔,让后代子孙笑话。”
    嘉靖皇帝很想发作:朕是承认过,但那是你们下好了套,朕年轻不谙世事,中了你们的招所致。今天,朕的母亲快要被你们逼疯了,你们还敢在朕的面前装模作样,呸!但他忍住了,因为他知道,小不忍则乱大谋,如果自己不继续跟他们周旋下去从而露了破绽,那将是千古遗恨。于是,他一副恳求的样子:“杨爱卿,那叫伪造历史,难道你不知道吗?想必各位爱卿都知道,正德皇帝的遗诏已记入史册,上面明确称朕为兴王世子。如果不改皇考,就会自相矛盾,大家说,这样的笑柄能留给后人嘛!”
    当年,梁储、毛澄、崔元送到兴王府的遗诏全文也下: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绍承祖宗丕业,十有六年,有辜先帝付托,惟在继统得,宗社生民有赖。皇武宗敬亲叔兴王之子朱厚熜聪明仁孝,德器夙成,伦序当立,遵奉祖宗遗训,兄终弟及之义,议于皇太后和群臣,合谋同辞,即日遗官迎取来京,嗣继皇位,恭膺大统。钦此。
    ¥¥¥¥¥¥¥¥¥¥¥¥¥¥¥¥¥¥¥¥¥¥¥¥¥¥¥¥¥¥¥¥¥¥¥¥¥
    听嘉靖皇帝的话,杨廷和站在那里,瞠目结舌,因为那道遗诏是他代为草拟的,当时根本就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今天的这样,嘉靖皇帝以此为理由,想为自己的身世翻案,他又能说什么呢!
    汪俊见杨廷和被嘉靖皇帝说哑了口,他便说:“皇上如果要重新皇考,准备将当朝太后怎么办?”
    嘉靖皇帝说:“正德皇帝是崩帝,不是废帝。且孝皇太后是朕的亲伯母,为大明朝的江山社稷立下过不朽的功劳,朕当然仍要尊她为当朝太后了。”
    汪俊:“既然皇上深明大义,知道太后为稳定大明的江山社稷立过不朽的大功,且又是皇上的亲伯母,那么将其认为自己的义母,又有何妨?”
    嘉靖皇帝:“一、还原朕的身世,是为了救朕的母亲。不管是义母还是伯母,皇太后都是朕最亲的长辈,朕都会以生母之礼事之。二、正德帝的遗诏和朕的皇考因为自相矛盾,不改遗诏,就必须还原朕的身世,不还原朕的身世,就必须更改正德帝的遗诏,这二者孰轻孰重,孰益孰害,难道你们分不清吗?”
    吏部尚书乔宇,江彬没倒台前是吏部侍郎,受到打压罢官回家。江彬倒台后奉召还朝,并由侍郎升为尚书,因而对张太后感激涕零。为了表达对张太后的忠心,他出班奏道:“如果二者必有一改,那就改遗诏吧,反正它是正德皇上崩逝后杨大人代为草拟的,无关紧要。”
    嘉靖皇帝心里气呀:狗东西,你们宁愿进一步伪造历史,也不愿意还原朕的身世,太岂有此理了!
    刑部尚书赵鉴更加骄横:“皇上,张璁、桂萼属微臣系统,微臣对他们的僭越行为,一定会严加责罚,以维护朝廷的纲常。”
    嘉靖皇帝一看,一位首辅三位尚书已经粉墨登场了,再往下肯定是群臣群魔乱舞,没什么意义,便道:“此事今天到此为止,朕要好好想一想,你们也好好想一想吧!”
    散朝后,杨廷和、汪俊及时将情况向张太后作了汇报。
    张太后怒不可遏:“什么,皇上今天又说要重新皇考?”
    杨廷和:“不是皇上要重新皇考,而是张璁、桂萼上了一道奏折,让皇上产生了幻想。不过,臣和汪大人等,已及时打消了他的幻想。”
    张太后:“皇上真的打消了?”
    杨廷和:“应该是打消了。”
    汪俊附和杨廷和:“微臣看皇上确实是打消了。”
    张太后冷笑一声:“哀家以为未必。”对太监:“速传皇上来见哀家。”
    不久,嘉靖皇帝来到了太后宫。见了杨廷和、汪俊,知道发生什么事了,便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站在一边不吱声。
    张太后当着杨廷和、汪俊的面训斥嘉靖皇帝:“张璁、桂萼乃不入流的鼠辈,他们僭越僭越上奏,本该受到严厉的责罚。你却助纣为虐,将他们的奏折拿到金銮殿上廷议,是何道理?”
    两年来,嘉靖皇帝为了深度蛰伏,对张太后俯首贴耳,毕恭毕敬。现在因为还没准备就绪,他就仍然还是一副俯首贴耳的样子:“是儿臣一时糊涂,请太后责罚。”
    张太后:“家无规矩不兴,国无律法不立。你是一国之君,要明大事。哀家不希望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嘉靖皇帝:“儿臣遵地懿旨。”
    张太后气咻咻地对杨廷和:“把司礼监乱收奏折的那个官员重责20大板,让他回家去吧!”
    杨廷和:“遵旨。”
    司礼监收奏折的那个官员,被打得皮开肉绽,然后怀着一肚子委屈,回老家去了。
    有些人觉得此事还可以进一步做文章,从而在张太后面前表现自己,刑部尚书赵鉴就是其中的一个。第二天早朝,他出班奏道:“皇上,臣请求将无视朝廷律法,僭越上奏的张璁桂萼严罚,以戒他人。”
    嘉靖皇帝:“你想怎么严罚?”
    赵鉴:“削去功名、官职,永不录用。”
    其实,对一个观政进士和七品官的处理,内阁完全有权处理,根本不用报请嘉靖皇帝。但赵鉴为了向嘉靖皇帝示威,却故意这么做。
    嘉靖皇帝淡淡地说:“朕自有主张,怎么处置,到时再议吧。”
    赵鉴不服气:“皇上……”
    嘉靖皇帝打断赵鉴:“朕的话还需要再说一遍吗!”
    事情就这样暂时放了下来。散朝后,杨廷和、汪俊、又及时向张太后作了汇报。
    汪俊:“以微臣的猜测,不久皇上就会调此二人进京,到时必生一场是非。”
    张太后见嘉靖皇帝对自己阳奉阴为,先是大骂了嘉靖皇帝一通,继而又大骂张璁、桂萼:“张璁、桂萼这两个畜生,竟然大逆不道,公开跟哀家叫板。”
    杨廷和言不由衷地劝道:“太后息怒,此等无知小辈,太后犯不着跟他们生气,有伤凤体。”
    张太后怒气冲冲:“这不是小事!朱厚熜小儿久有此意,只是迫于哀家和诸位爱卿的压力才不敢妄提此事。这次张璁、桂萼两个贼子联名来捅这个马蜂窝,朝廷不生是非才怪。”
    杨廷和说:“微臣等该怎么办?”
    张太后恶狠狠地说:“传哀家懿旨,只要这两个贼子进京,无论何时何地见到他们,你们都可以杀之以绝后患!”
    ;

章节目录

帝王花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文学只为原作者苦乡1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苦乡1并收藏帝王花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