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方彧的事情不能秉公处理,许县令是真的没有办法。同样的,处理不了杨方彧,也不会给他的政绩留下什么污点,毕竟上面的也是人,也能明白他的处境。
    但是钱家公子杀人的案子就不一样了,人证物证俱在,人犯也顺利捉拿归案了,如果不能断成铁案,还死者一个公道,那就是他许某人的问题了。
    如果这种情况都能把人放了,那他说没收受贿赂,也绝不会有人相信。
    但是最终他还是把人给放了。
    倒不是因为赵宁给了他多少好处,而是赵宁对他说了这么一段话,让他不能不放人。
    “如果许大人秉公而断,判钱公子一个斩立决,那么依大夏律,这案子涉及死刑,就得报呈朝中。一旦如此,那京中必然有人联想并且最终知道这宗人命官司乃是杨方彧逼出来的,到时候事情就复杂了。如果杨方彧因此留下污点,甚至受到政敌打击,那一定就会有人迁怒于把这件事捅上去的许大人您,到时候您许大人又何以自处呢?您的前程又要不要呢?所以此事也只能把它压下来,断成个吴大掌柜因愧对东家而自杀,钱公子也只能无罪释放。”
    许县令本是有志秉公执法的,但是他想秉公执法,也是为了有个漂亮的政绩,将来才能有个好前程。但是如赵宁所说,如果他因为此事波及到杨方彧,得罪了杨家,那对他的仕途,很可能会是毁灭性的打击。所以赵宁的这番道理,他不能不听,不能不从。
    结果他也只能放了钱家少爷,把案子不了了之。而对于挽救了他前程的赵宁,他不说有多少感激涕零,至少也是没有怪罪的,毕竟赵宁这样一个聪明人,如果能成为朋友,那谁也不会愿意把他变成敌人。
    杨方彧放弃苏小婉,固然是因为不能长久和一个青楼出身的女子纠缠不清,但也未必没有结交赵宁的心思在里面,何况他姓许的小小一个沙丘县令呢?
    赵宁成功盘下钱家铁行之后,又在县城里盘下了天香居、一品茶楼、天禄米行等几处产业,一共花费了数千两金子,才心满意足,折返庄园。
    那天以后,县城里面就开始流传这么一个说法。赵家那个小少爷是最会讲道理的,对于他想得到的东西,他一定有办法讲出一个你能信服的道理,让你把东西交出来,甚至事后你还会感谢他,觉得他反倒是帮了你。
    但是,人们不知道,最会讲道理的赵家少爷,回到自家庄上,面对他赢回来的苏小婉的时候,是有多么的笨嘴拙腮。
    在县城耽搁了几天,回到庄上之后,赵宁还是钻进了书房,和连叔嘀咕起来,而没有去见他其实一直挂在心上的苏卿。
    “少爷,此次咱们虽然收获颇丰,但是这个风头却是出得大了些啊!”连叔躬身行了个礼,说。
    赵宁其实也深以为然,只是有些事情,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就像那钱家公子,他其实也是不得不去救。不救了钱公子,就是给杨方彧找麻烦,到头来,还是会对他自己不利。而既然救了钱公子,这么一个大好机会,不吞下钱家铁行,实现他进入锻冶业的第一步,他又怎么都不能甘心呢。
    此时一千二百两金子能拿下这铁行,如果换了平时,只怕多出一倍的金子,人家也不会松手,赵宁又怎么舍得放弃这样的机会呢?
    而对于拥有庞大庄园的赵宁,拥有一个自己米行,也是同样的重要。而等他在县城有了多处生意,为了掌握更丰富的信息,控制县城最大的酒楼和茶馆自然又成了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毕竟来自现代的赵宁,是深知信息的价值的。
    只是这一来,赵宁在沙丘县,自然而然的就成了人们眼中的风云人物,大家谈论的焦点,而这,显然不是此时的赵宁希望看到的。
    毕竟树大招风,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的道理他还是懂得的。
    赵宁拉着连大管家做了,说:“连叔说得没错,今后咱们还是要凡事低调些才好。”
    “少爷,老奴盘算了一下,如今盘下了这些处产业,今后咱们每年的进项大概能达到每年四五百两金子的水平了,不知道少爷下一步还有什么打算?”连叔知道,即便自家这位少爷今后打算低调行事,那也绝不会就此止步,安于现有的状况。
    赵宁生在这太平盛世,倒也没有揭竿而起,跟整个大夏王朝叫板的疯狂想法,所以他所希望的,是利用自己穿越者的优势,在这个农耕社会里,做个真正的豪商巨贾,富甲天下的陶朱公。
    “炒米之事,可一不可再,而且此举到底还是损人利己,落了下乘。这次虽然有那杨方彧替咱们背了骂名,但是明眼人还是不难看出咱们也从中获益匪浅。此举虽然得罪的都是些商贾,但终究不是全善之法,今后还是不用为好。以后咱们再做谋划,还是尽量从利人利己处着眼,才是正途,也才能长久啊。”
    听了赵宁这话,连叔只不住点头,原本他也想就此劝劝这位少爷,正不知如何开口,不想赵宁却自己说了出来。这也更让他相信,自己跟随着这位少爷,或许是一件因祸得福的事情。
    赵宁也不等连叔答话,仍自顾自说,“前人有言,‘躬耕而食,仅能果腹;以技劳作,取利十倍;货值之道,其利百倍;得天之利,以一搏万。’天下之大利,莫过于仰山铸铜、煮海为盐。但有资格做那种生意的,无不是大商巨贾,实力雄厚,那种生意还不是我们今日可以谋划的。现在咱们的这些产业,最有提升空间的,一是咱们的庄子本身,一个则是铁器行。”
    连叔也觉得赵宁说得在理,“那少爷的意思,是今后着重发展这两个方面?”
    “没错。现在咱们的庄子,现有良田七千六百亩,可增购至万亩,现有农户五十,我看还可招募至百户。以往大家同耕同作,虽然也能齐心协力,但终究不是全善之法。自今以后,可以让每户各领名田百亩,独立耕作,到秋后庄上只抽取四成租税即可,如果遇上灾年,租税还可以酌情减免。”赵宁早就惦记着在自己庄园推行包产到户的政策了,只不过以前母亲在的时候,他不愿意多参与这些而已。
    “少爷,农家人就算是耕自家田地,除了交给朝廷一成的田赋,还有人头税和徭役钱,加起来一共也要占到收成的四成上下。咱们把田给佃户们耕,只收四成租子会不会太少了些?虽说咱们世家的田地不用交徭役钱和人头税,一成的田赋还是要交给朝廷的,再去了这一成,咱们不就只剩下三成的收入了吗?咱们的田又是上等美田,收成又高,如此一来,作咱们家佃户,岂不是比自家有田的农民还幸福了吗?”
    说到这,连叔意识到了什么,明显顿了一下,“少爷果然有算计,倒是老奴枉活了这许多年。”
    “还不止如此,以后每年对于收成最好的农户,还要给予奖励,每年根据收成评出一等者一户,奖两万钱(即二两黄金),二等者三户,各奖一万钱,三等者十户,各奖五千钱,名田三年一轮换,以免地力不均之弊。连续三年收成排在最后十位的,更换名田仍然没有改观的,逐出庄园。再把百户佃户,每五户一组,编成二十组,一家虚报收成,组内有人举报则罢,若是知情不报,则五户尽皆赶出庄去,永不许耕作我赵家田地。”
    “如此一来,佃户们必是各个力作,人人争先,收成势必大增不说,恐怕那些自家有田产的农户都要争着进我赵家庄园了,少爷果然高明。”连叔越听越觉得少爷是个置产业的天才。跟着这样一位主子,或许比那些留在宗府之中的人还要强吧?
    赵宁不会知道,一个包产到户的主意,加点激励政策,末位淘汰法,还有连坐之法,在连叔的心里到底是有多么的震撼。
    “此其一,这些事我也就是说个大概,具体还要连叔去运作安排;其二我们要有一个远期目标,天下最大的买卖莫过于盐铁,相对于煮盐,我倒是更喜欢冶铁业。”赵宁像是很轻松的说着晚上想吃什么一样。
    话是这么说,但少爷心里的盘算,恐怕没那么简单吧,煮盐只能赚钱,而冶铁,盛世能赚钱,乱世之中,拥有铁山那可就是拥有无数的刀枪啊,连叔心说。
    心里虽然这样想,但他只是静静地听着,不时点头。毕竟,有些话说出来不过是抖机灵,反倒显得浅薄,真正的聪明人,都是彼此心照不宣,不会开口说大话,只管低头做事的。
    进则横行天下,退则财雄一方,这不正是他连涛心底多年的心愿嘛,前任主子没有机会做的事业,或许还真的会着落在眼前这位小少爷身上。
    “虽然我们现在的财力和实力都不足以拥有一座铁矿或者铜矿,但是远期的目标还是要有的,这次咱们盘下了钱家铁行,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至少咱们可以开始进入这个行当,逐渐摸索和积累人才了。”
    赵宁明白,连叔是赵家几代家生子出身的,那种忠于赵家、忠于主子的思想是刻在骨子里的。何况他还曾经用拼死护主的行为证明过自己的忠诚,所以他对连叔也没有什么保留。
    而且退一步说,连叔这样的人,他也更加懂得,对赵家是绝不能有二心的,即便是对赵宁这个在家族里没什么地位的小少爷,也是一样。
    赵家的历史比大夏朝更久远,在赵家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背叛主子而能得到善终的先例。即便是家族已经决定除掉的人,只要姓赵,也决不允许外人欺凌。
    这也是为什么,即便被发配到这个小庄子当个管家,连叔等人也没有一个远走高飞的原因。赵家这样的家族,是不允许任何背叛的。
    “钱家铁行里面的葛大师傅,老奴也听说过,他的技艺在这沙丘县首屈一指,甚至在整个东海郡,都是数得上的人物。葛大师傅不善治剑,但专工治刀,他打造的环首百炼钢刀,享誉整个徐州,即便在徐州刺史的治所zc县也是最受追捧的好刀。咱们庄上以前买的那些百炼刀有好些都是出自他的手上。”连叔见赵宁对铁行感兴趣,就详细说道。
    “如此甚好,既然有这样一位人才,咱们就一定要把他留住了,近期就要尽快把他请到庄上来,然后在庄子周边,圈出一片千亩之地,专做铁器锻冶之用,日后若千亩不够,还可继续扩建。
    同时咱们还要进一步延揽名家高人,无论是治刀还是治剑的师傅,或者其他手艺高超的铁匠,只要力所能及,都要尽量延聘过来。
    对于冶铁这一块,也要以类似我前面所说治农户之法,对匠师们善加激励,悬以重奖,必得激励他们锻造精品,求精求快。
    而县城里面的铁行,今后也要从前店后铺的现状改为单纯铺面,经营以精品为主,等到适当时机,更要逐渐将店铺开到周边各县城,甚至首县郯城在内的整个徐州诸多县城,将来甚至要开遍整个神州大地。
    总之,我们要以成为徐州乃至全天下最大、最好的铁器大商号为目标。这些都做成之后,再积累够了金子,才是我们筹划铁矿,谋进一步发展之时。”
    连叔知道,大干一场的机会,终于要来了。相比这样的计划,增购些田地,再招募些流民,那还真的只是小动作啊。
    千里马怕的,不是日行千里的奔驰,而是日日围着磨盘,荒废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强筋硬骨,他连涛,恰恰就是这样的千里马,而赵宁,则是他那终于得遇的伯乐。
    这才是值得他追随的主子,为了这样的主子,他连涛虽死无憾。
    ;

章节目录

宁天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文学只为原作者手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手军并收藏宁天记最新章节